一、拆遷拿不到賠償標準怎么處理
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征訂拆遷補償協議后,拆遷人不支付補償費用的,不得對房屋進行拆遷,支付補償寺款后才能進行拆遷工作。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二十七條 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
第二十八條 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附具補償金額和專戶存儲賬號、產權調換房屋和周轉用房的地點和面積等材料。
二、拆遷協議簽訂后還會出現哪些房產糾紛
首先是拆遷補償款問題。對于拆遷補償款,拆遷方往往不會不給。但是,被拆遷者們依然要注意拆遷方的動向,防止拆遷方因為宣告破產而拒絕打款,同時還要關注拆遷補償款的付款方到底是誰。
其次是房屋的質量問題。我國的房屋使用權一般是70年,但房屋的建筑壽命卻大多只有50年。一般的房屋往往會存在質量問題。對于這個問題,拿到安置房的房主們可以在經濟環境相對較好的時候將房子賣出,如果房子并沒有建好或者還沒有拿到房產證也可以先與購房者商定好后簽好合同就可以了。
然后是逾期交房和房屋的面積問題。逾期交房可以通過對拆遷項目的實現評估等方式解決。而房屋的面積問題則需要被拆遷者自己注意。拆遷方往往會在合同簽訂時約定房屋面積一旦超過一定標準會要求被拆遷者補差價,最后常常要被拆遷者安市場價格補上多余的面積,一旦逾期付款,開發商就要求退款,造成被拆遷者無房可住的局面。而且,這種情況大多已經錯過了最佳的維權時間,被拆遷者想要維權往往為時過晚。
我們可以了解到如果征訂拆遷補償協議后拆遷人不支付補償費用的,不得對房屋進行拆遷,法律上是有相關的規定的,希望大家可以明白。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追加股東承擔債務責任
2021-03-08偽造身份證件罪情節嚴重怎樣認定
2021-01-28包辦婚姻與買賣婚姻有何異同
2020-12-29合同債權質押是什么
2021-02-09代理商合同特征有哪些
2021-03-06支付訂金了不想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1-01-31集資房和統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10勞務合同依據的法律是什么
2021-01-01公司裁員如何爭取賠償
2021-02-12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仲裁申訴時效如何計算?
2021-02-25勞動糾紛勞動局該不該管
2021-01-01兼職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2-23保險合同生效能退保嗎?怎么樣算合同生效
2020-12-13有保險撞死人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0-12-17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責任限額與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的聯系
2021-03-16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有什么限制和原則
2021-01-18法律對于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公司拆遷補償安置申請書
2020-12-25停產停業損失如何評估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