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
「案情」
劉某系福建省永定縣某中學學生。2015年8月31日,劉某付給某中學保險費19元。某中學作為投保人與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龍巖中心支公司簽訂了人身和醫療保險格式合同。合同對保險公司的免責事由作出約定,即“被保險人支出的醫療、醫藥費用中依法應由第三者賠償的部分,保險人不負給付保險金責任,但肇事者逃逸或無賠償能力的除外”。被保險人為包括劉某在內的397人。2015年10月14日,劉某在乘坐三輪摩托車時,被大貨車撞傷。劉某被撞傷后,即被送入龍巖市人民醫院治療。在此期間,肇事方賠償劉某醫療費50657元。出院后,劉某以保險合同為據將保險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擔支付保險金的責任。訴訟中,保險公司以保險合同中已約定的免責條款為由,不同意承擔支付保險金的責任。
「審判」
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某中學作為投保人為原告劉某同被告保險公司簽訂的保險合同合法、有效。在保險期間內,原告被撞傷,有權依合同約定要求被告賠付醫療保險金。訴訟中,被告以保險合同中約定的免責條款為由主張抗辨。但該格式條款違反了訂立合同時應遵循的公平原則,因而無效。據此,新羅區法院判決被告保險公司應限期給付原告劉某意外傷害醫療保險金3000元,住院醫療保險金7492.48元。
「評析」
本案的焦點是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從法理上而言,合同是當事人之間的法律,依法成立的合同不能隨意變更、解除。但是,違法法律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條款,不具有約束力。《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68條規定,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因第三者的行為而發生死亡、傷殘或者疾病等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給付保險金后,不得享有向第三者追償的權利。但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仍有權向第三者請求賠償。由此可見,法律賦予了被保險人在發生保險事故后,享有同時向侵權人和保險公司要求賠付的權利。作為法定權利,其不能被隨意剝奪。為此,合同法第40條規定,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本案保險公司作為格式合同的提供方,應本著公平合理原則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但保險公司在免責條款中排除了劉某在獲得侵權人的賠償后,依法仍享有的向保險人要求支付保險金的權利,故而該條款無效,對合同當事人不具有法律效力。劉某仍然有權要求保險公司支付約定的醫療保險金。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對“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典型案例
2020-12-31九一年的事實婚姻緣怎么解除
2021-01-01建筑施工噪聲管理有哪些規定
2021-03-20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口頭合同觸犯合同詐騙罪是否合法
2020-12-16兒童在商場受傷賠償問題是怎樣的
2021-01-29終止勞動合同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13調解能確定勞動關系嗎
2020-12-28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已懷孕的女職工,自行離開有毒工作崗位被解聘,怎么辦?
2020-11-11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勞動爭議案件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到法院起訴?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2-18保險合同的補償性要如何體現
2021-03-09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可以有哪些
2020-11-17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保險公司誤導 拒賠理由無效
2021-01-19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保險法基本原則以及作用是什么
2020-11-18新保險法第十六條有什么疑義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