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世界范圍內,并購已逐漸成為現代投資的主流形式,這種復雜的市場運作必須受到健全的法律控制,才能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我國目前的并購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和系統。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國企業并購法律制度的建議。關鍵詞:公司并購、公司收購、公司并購、立法建議。公司并購概述一個集團或一個企業成為另一個企業的資產所有者或取得對其經營的控制權的一項或多項活動的總稱。公司并購是指一個或多個公司的全部資產和責任通過下列方式轉移給另一個公司:轉讓公司所有權。因此,資產和責任轉移的公司不需要進行清算,不再存在,而接受公司全部資產和責任的另一家公司仍然以另一家公司的名義繼續經營,這在傳統公司法中被稱為吸收合并。③ 公司收購是指一家公司通過購買另一家公司的股份,獲得另一家公司的控制權或管理權。另一家公司仍然存在,不必被摧毀。④ < / 并購顯然不是一回事,不能相互比較,更不能混為一談。當然,在許多情況下,合并和收購經常一起使用,例如反映英國合并和收購規范的《倫敦法典》。為了切合實際,還要準確把握和說并購畢竟是不同的,本文一般用“并購”一詞簡稱,但在有必要區分的時候,然后分別運用“收購”和“兼并”的概念,認為并購作為市場經濟中的一種優勝劣汰機制,在調節生產、優化資源配置、增強企業實力和競爭力、促進經濟技術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同時,并購也可能加速促進經濟集中形成壟斷,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經濟民主,甚至影響社會穩定。為了有效防范并購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最大限度地減少并購中不規范現象的發生,各國都通過了一系列的立法進行調整,我國也不例外
其次,我國法律對并購的規制存在一些問題。但在這一部分,由于法律法規零散、不系統,以及一些規定本身的原因,存在著許多問題和缺陷,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法律法規之間缺乏一致性,甚至相互沖突,不同所有制、不同企業形態的企業有著不同的規制,因此許多規制之間不時會發生沖突。比如,關于集體企業合并是否應當批準或者如何批準的問題,相關規定就大相徑庭了。***1990年6月3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第十五條規定:“企業分立、合并,由原批準設立企業的機關批準,并向當地行政主管部門和稅務機關辦理變更、注銷登記,并通知開戶行,集體企業停產、搬遷或者變更主要登記事項,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企業應當向原審批部門申請批準,并依法向原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它們仍然屬于集體所有制企業的范圍。然而,“備案”、“批準”和“批準”的要求顯然存在沖突
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三十一條規定:“發行股票溢價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可以依法轉讓其持有的股份,或者購買其他股東持有的股份。股份轉讓、收購的審批權限和管理辦法,由法律、行政法規另行規定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簽勞動合同工傷的賠償標準
2021-02-20外國人被驅逐出境流程
2021-02-14交通事故訴訟時效過期怎么辦
2021-01-22申請法律援助申請作假有什么后果
2021-01-21代加工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1-02-19合同是否能設定擔保和收取抵押金
2021-03-04男女沒辦理結婚證該怎么離婚
2021-01-22裁定移送管轄發生在什么時候
2020-12-16房屋改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錄用通知能否撤回
2021-03-17情勢變更是否屬于合同免責原因
2021-03-17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工地上受傷如何索賠
2021-03-16消防工程質保期幾年
2021-03-11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車險新規:車險費率改革后,這些情況也納入責任賠償范圍
2021-02-14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第三者責任保險是如何賠償的
2021-02-13土地出讓費應該誰出
2020-11-22國有企業土地怎么轉讓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