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司因長期虧損被B公司合并,a公司原債務由B公司承擔。合并前,a公司曾欠C廠數萬元加工費。雙方簽訂了還款協議,約定如有爭議,由C廠當地法院判決。隨后,C廠向當地法院起訴B公司,要求B公司償還A公司的欠款。B公司對管轄權提出異議,理由是C廠與a公司約定的管轄權對其不具有約束力。雙方的管轄協議能否約束第三方?實質意義上的權利義務應當由被合并企業依法承擔,但程序意義上的權利義務是否也可以由被合并企業繼承。第一種意見認為,由于a公司被B公司合并,其債權債務應由B公司承擔,a公司與C債權工廠的管轄協議對B公司也具有約束力,因此,B公司提出的管轄權異議不能成立
第二種意見是a公司被B公司合并,其債務應由B公司承擔。但該債務是B公司基于合并的法律事實而形成的,這是另一種法律關系。因此,a公司和C工廠同意的管轄權條款對B公司沒有約束力。因此,B公司提出的管轄權異議成立。本案應移送B公司地方法院管轄,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1.《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合同當事人可以通過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但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不得違反本法分級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可見,協議約定的管轄地也僅限于雙方住所地或合同的簽訂地、履行地和標的物所在地。根據合同法理論,合同管轄下的合同條款只對合同雙方具有約束力,不能約束合同雙方以外的人。因此,合同一方當事人合并后,訴訟主體不復存在,約定的管轄條款自動失效。適用原告對被告原則確定合同一方與合并方之間合同糾紛的管轄權;第二,《民法通則》第四十四條第二款規定:“企業法人分立、合并時,合同法第九十條規定:“合同訂立后,當事人合并的,筆者認為,民法通則和合同法通則都是實體法,而不是程序法。前款所稱權利義務,是指實體法意義上的民事權利義務,不包括程序性權利義務。實體法意義上的民事權利和義務由合并法人享有和承擔,而程序法意義上的訴訟權利和義務對合并方不具有約束力。合同雙方約定的管轄范圍是程序法意義上的權利和義務,對合并企業的合并方不具有約束力
第三,從法律關系上看,原加工合同雙方,即a公司和C廠,與加工合同有法律關系,而B公司與上述加工合同沒有直接關系**基于合并的法律事實,本公司繼承了a公司加工合同項下的實質性權利和義務,從而與C廠形成了新的債權債務法律關系。后一種法律關系的主體和內容與前一種法律關系明顯不同。不難看出,B公司與C廠之間的訴訟也不同于a公司與C廠之間的訴訟。顯然,根據《民事訴訟法》的管轄規定,應當重新界定B公司與C廠之間案件的管轄法院。第四,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一般民事案件應當適用“原告是被告”的原則,即:,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并購業務日益增多,跨省、跨地區、跨境并購也屢見不鮮。由于并購雙方不在同一地點,按照原協議規定確定管轄的,不符合民事訴訟“兩個方便”原則,但也違背了一般民事案件中原告對被告的管轄原則,這對合并方是不公平的,這不利于股權和財產權的轉讓,公司并購繼承的債權債務糾紛,不再適用企業并購前達成的管轄協議或條款。隨著市場經濟的繁榮,并購活動日益增多,與之相關的訴訟也日益增多。由于現行民事訴訟法缺乏相關規定,法院對此類案件的管轄往往存在較大差異。筆者認為,應通過對相關司法解釋的研判,盡快明確相關規定,逐步完善企業并購及相關法律制度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兒能爭取娘家財產嗎
2021-02-03抵押無效擔保可否免責
2021-03-08設計服務合同范本
2021-01-09怎么看匯票是否附有追索權條款
2021-03-12樓宇外墻面使用涉及什么法律問題
2020-11-15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產品責任保險責任范圍
2021-02-08保險合同的解釋適用是擇怎么樣的
2021-02-25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保險公司把被保人寫錯了怎么理賠
2021-03-06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1-03-10投保人誤報年齡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2保險代理人的作用
2021-03-14當保險人與投保人對于保險合同的條款有爭議時,如何處理?
2021-01-20如何銷售拆遷安置房
2020-12-10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06公房拆遷有補償嗎,應該如何補償
2021-01-28拆遷貨幣補償能按市場價嗎
2020-12-29商鋪拆遷按照普通住宅補償合理嗎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