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有企業股權投資的五大法律風險是什么?防范的內容是什么投資通常分為固定資產投資(包括基礎設施、房地產)、金融投資(包括證券、信托)和股權投資(包括股權轉讓和直接設立公司)。近年來,三種投資方式逐漸趨同,如通過項目公司股權轉讓進行房地產投資、通過信托計劃進行股權融資等,在公司資本的形成與維持、股權轉讓中的債務承諾、投資清算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本文分析了相關法律風險及防范措施如下:
I。股權投資對象的法律風險及防范風險點:(1)國有企業不能成為普通合伙人(2)投資非正規私募基金可能涉及刑事犯罪近年來,私募股權(PE)和風險投資(VC)越來越多,往往以有限合伙的形式出現,一些國有企業也向其投資,《公司法》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公司不得作為出資人,對被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同時,《合伙企業法》規定,除國有獨資公司、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公益性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不得成為普通合伙人外,公司可以對合伙企業進行再投資。因此,國有企業或國有獨資公司只能成為有限合伙企業的有限合伙人,否則將被視為無效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私募股權投資的刑事案件很多,實際上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給股權投資者造成重大損失
防范:國有企業要嚴格依法投資;對被投資單位進行深入細致的盡職調查。如果被投資單位承諾保證最低和高回報,就要警惕第二,股權投資過程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股權投資有三種方式:一是直接投資;二是股權轉讓;三是參與增資擴股(1)設立直接投資存在兩大法律風險,即:,虛假出資與非貨幣性出資虛假出資的風險點如下:(1)出資的股東也可以向其他股東支付虛假出資;(2)出借資金協助他人虛假出資的,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負債今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公司法解釋(三)》,擴大了出資民事責任的范圍:一是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不按照公司章程繳納出資的,發起人股東與股東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但原《公司法》沒有規定;二是規定其他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實際控制人協助股東退資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三是規定第三方墊資協助投資者設立公司,雙方約定投資者驗資成立后提取資金償還第三方時,投資者未補足出資時,第三人應當與投資者承擔連帶責任。據此,公司債權人可以提起訴訟,要求不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對公司在出資本息范圍內不能清償的部分債務承擔責任,或者要求公司其他發起人與股東承擔連帶責任。此外,司法解釋還規定,股東出資義務不受時效期限的限制在司法實踐中,債權人會將債務人的全體股東作為被告,尤其是信譽好、資產大的國有企業股東。上述規定增加了企業對外投資設立公司和拆借資金的法律風險,相關糾紛可能大幅增加。在極端情況下,國有企業即使出資到位,即使只持有一小部分股權,也可能承擔100%的賠償責任,最終面臨虛假出資股東無追索權的風險防范:國有企業對外投資時應加強對其他股東的資信調查;除了他們自己的全部捐款,對其他股東的出資也要認真監管2.非貨幣性財產投資的風險點:投資財產的價值或所有權存在瑕疵
公司法允許股東以一定的非貨幣性財產出資,但對非貨幣性財產出資的相關標準和程序沒有明確規定,存在一定的風險。例如,未經評估、估價的非貨幣性財產,其實際價值可能與公司章程規定的數額不一致,雖已支付,但所有權未發生變化。近年來,非貨幣性投資中的知識產權糾紛層出不窮。尤其是知識產權合法性和完整性的法律風險。例如,職務技術成果和軟件職務作品的權屬糾紛將從根本上影響投資設立;專利權、商標權投資超過法定有效期,導致投資缺陷的防范:在投資協議中可以表述為“投資者保證高新技術投資是其專有技術成果,與之相關的所有產權完整、充分、無瑕疵”,并約定投資者的違約賠償責任
(2)股權轉讓風險點的法律風險:(1)標的公司存在未知或有負債。標的公司清償債務后,所轉讓股權的價值將受到影響(2)“零對價”股權存在風險股權轉讓存在諸多風險和問題,如所轉讓股權是否具有完整合法的處置權、是否履行了法定程序等,以及是否已獲得相關授權或批準。其中,標的公司的或有負債容易被忽略,“或有負債”既包括擔保責任等條件滿足時可能發生的或有負債,也包括附帶的、不可能在會計報表中記載的或有負債,如產品質量責任防范:股權受讓方可以采取以下風險防范措施:一是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查詢或調查目標公司的或有負債。第二,轉讓協議中列出了賣方的擔保清單。通過擔保清單,受讓人可以保證其能夠獲得預期的收購標的,并保證責任等不利因素僅限于合同中明確約定的部分,即鎖定風險。三是協議保留部分股權轉讓。在一定期間內,承擔或有負債的,應當用預備費承擔。四是通過司法救濟要求損害賠償。受讓人可以以轉讓人違反締約過失責任或者瑕疵擔保義務為由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轉讓人賠償經濟損失,需要指出的是,《公司法解釋三》規定,不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轉讓股權時,受讓人知道不履行出資義務的原因,仍轉讓股權的,應當與股東承擔連帶責任。因此,“零對價”股權轉讓存在相當大的法律風險
(3)增資擴股的法律風險根據《公司法》第三解釋,如果股東在增資過程中不履行出資義務,違反勤勉義務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風險點二:惡意稀釋小股東利益在增資擴股時,應當尊重小股東的意見和利益,遵循法定程序。在少數股東反對的情況下,嘗試借錢等融資方式,第三個風險點是國有資產權益的喪失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違法對違建強拆有賠償責任嗎
2020-12-22丈夫偷拍妻子出軌傳播視頻及照片違不違法
2020-12-04專利轉讓變更的流程規定是什么
2021-01-17銀行匯票的基本當事人有哪些
2020-11-09探望權可以拒絕嗎
2021-02-23最新勞動合同范本格式范本
2021-03-08指定管轄的裁定要送達當事人嗎
2020-12-17民間借貸房屋抵押過戶犯法嗎
2020-12-09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按揭房辦理房產證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4勞動防護措施有哪些
2020-11-18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勞動糾紛一審終審怎么撤銷
2020-12-31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離婚時可供分割的財產險有哪些
2021-03-25我國保險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太平洋保險交滿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