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屬于行政確認,是一種具體的行政行為。只要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工傷傷亡認定不服,提起行政訴訟,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就只能走上被告席應訴。在行政訴訟中,根據《行政訴訟法》第32條規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作為被告,對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為具體行政行為提供證據和規范性文件。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要在行政訴訟中勝訴,需要轉變立場,從法院的角度研究行政訴訟的審理對象、審理內容和審理程序,以規范程序,工傷認定的事實依據與法律適用首先,法院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主要內容。第一,法院審理行政訴訟案件,應當審查行政組織法(法定機關)授權相應行為的規定。行政主體對具體行政行為應當具有行政職權“越權無效”是《工傷保險條件》(國務院令第375號)第十七條、第二十條行政法的一項重要原則,(以下簡稱《條例》)賦予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傷認定的自主權,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的事項,也由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如福建省的工傷保險實行分區制,顯示福建省工傷認定決策機關和行政訴訟被告人均為設區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設區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可以在法定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將工傷認定的職權下放給縣級。縣級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受市級委托,不具備行政主體資格,其委托行為的法律后果由受委托的行政機關承擔。也就是說,工傷認定仍應以城市的名義進行。提起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的,被告是受委托的行政機關,即設區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而不是受委托的行政機關,在說明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權限來源時,還應當提交上下級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簽署的授權委托書。
事實上,應當有充分的事實依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一條根據證據載體的不同,列舉了證據的類型:一是書證。它通常表現在各種文件、證件、證書、合同等方面;二是物證。可以是原件,也可以是原件的復印件或照片;三是音像資料,包括錄像帶、錄音帶、唱片、電影膠片、光盤以及存儲在計算機中的數據或圖像;四是證人證言;五是當事人聲明;六是評估結論;七是勘驗筆錄和現場筆錄。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的規定,工傷認定可以作為事實依據的證據材料主要有勞動合同、工作證、工資支付證明、病歷材料或者死亡證明,證明建立勞動關系和受傷職工死亡情況的書證、事故現場照片等物證、受傷企業調查報告自述等當事人陳述、當事人提供的證人證言、檢查記錄,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或者公安、安監等有關部門的現場記錄和調查記錄。事實上,需要證明的主要內容有兩個:一是傷亡人員與哪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第二,是否有因工傷亡。確定或者不確定工傷的法律依據應當正確。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包括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目前,工傷認定應當適用《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的規定。對于未列入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的案件,工傷認定已成為法律的盲區,給法律適用帶來困難。建議在今后的配套規定或相關解釋中明確工傷的內涵,從而從案件范圍上對工傷與非工傷作出更明確的區分上述事實審查和法律審查屬于行政實體法審查
程序審查屬于行政程序法審查。行政行為不僅要求證據確鑿,而且必須符合法定程序。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至第二十條和《工傷認定辦法》(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十七號)的規定,行政程序應當遵循先取證后裁決的權力規則,工傷認定程序如下:(一)申請,由用人單位、受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提出,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30日內或者自一年內被診斷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申請工傷認定,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并提交殘疾職工身份證或戶口簿或當地居委會證明、受托人授權委托書及身份證明、勞動合同文本或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醫學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應提交被告的工商登記材料和未登記單位負責人的個人身份證明材料
(2)補充證明通知書: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為申請人提供的材料不完整的工傷認定,應當當場或者在15個工作日內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
(3)所提供的申請材料齊全,在受理期限內和管轄范圍內的,予以受理;不符合驗收條件的,發出拒收通知書。(4)調查核實:要求用人單位如實提供資料和證明材料,并向管理人員、職工、監理人員調查取證,見證人及其他相關單位管理人員根據審核需要,調閱檔案并將相關內容復制到相關單位。不再對職業病診斷證明或者鑒定證明進行調查核實。調查核實由兩人以上共同進行,并出示證件,作出工傷認定的書面決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是否屬于工傷的決定;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所在單位應當抄送工傷社會保障機構;二、工傷認定中應當注意的問題。關于證據材料的調取調取的書證是復印件的,應當在復印件上注明提供人、校對人和與原件核對的印章。復制有關部門保存的原始書證復印件、抄本的,應當注明出處,經審計部門核實后加蓋印章。調查記錄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經偵調查期間會抓人嗎
2020-12-14《公司法》對股東直接訴訟有何規定
2021-02-09沒有尸檢的交通事故鑒定書是否有效
2020-11-08車禍多久不起訴什么時候過期
2021-03-12交通事故傷殘等級鑒定標準
2020-11-23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發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據什么判定責任歸誰
2020-11-30法院管轄的確定
2021-01-20煤礦工意外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19寄存人不支付保管費怎么辦
2021-01-13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在超市丟包誰來負責
2021-03-21什么是房屋中介,房屋中介費應該給多少
2021-01-18為什么集資房要全款
2020-12-23員工不想與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單位該怎么辦?
2020-12-02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要如何補償
2020-11-15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保險業務是什么
2020-12-27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