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是一家貿易公司的雇員。2009年4月,因該公司組織的一次活動發生事故,吳某在此過程中受傷,被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認定為工傷。2009年5月,被當地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7級傷殘。2010年8月,鄭先生提出終止與企業的勞動關系,并要求企業按照傷殘標準支付相關待遇,被施工現場拒絕,導致雙方發生糾紛。公司認為,由于吳某上次勞動能力鑒定已滿一年,吳某的傷情發生了變化,應進行復檢鑒定,并根據復檢鑒定的傷殘程度給予相應治療。吳認為不應該重新審視。因此,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出來后,單位是否可以申請復檢鑒定
案例解答
勞動能力鑒定是給予工傷職工保險待遇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傷殘程度的高低將直接決定受傷職工能享受的待遇。本案主要涉及《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的工傷勞動能力復審鑒定問題,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對設區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向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鑒定結論之日起十五日內重新進行鑒定。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為最終鑒定結論《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之日起一年后,受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單位、機構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可以申請勞動能力復核鑒定。”,對初評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重新鑒定;但如果一年后,受傷職工的傷情發生變化,可能影響傷殘程度,在勞動能力鑒定一年后,可以提出勞動能力鑒定復核。一般來說,經復查鑒定,受傷職工傷殘程度、自理障礙程度發生變化的,傷殘津貼和生活照料費自勞動能力鑒定結束后次月起相應調整:
(1)辦理退休手續前,傷殘津貼的計算方法為:原傷殘津貼比例×新傷殘津貼比例
(2)傷殘等級變動后,傷殘津貼的補償標準為:原補償金額+原計發比例×新計發比例(3)一次性傷殘津貼不補足差額在這種情況下,一家貿易公司的員工吳某已經一年了,被確認為殘疾,吳的傷勢已經改變。根據上述規定,提交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復審鑒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接受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
社會保障常識
工傷勞動能力復審鑒定不同于工傷勞動能力復審鑒定。勞動能力復核鑒定主要是指對第一次鑒定結論有異議的,自收到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辦公室提出申請。申請人必須是首次評估時提交評估申請的雇主或個人。工傷能力復審鑒定,是指鑒定結論作出一年后,被認定為工傷并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申請人,申請人是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單位或者機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繼承的房屋屬于二套房產嗎
2020-11-30部分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 遺產該如何分配
2021-03-21如何處理醫療糾紛,怎么收集醫療糾紛證據
2021-02-23設立普通合伙企業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6根據侵權責任法能否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
2021-01-26法院違法審理案件怎么找證據
2021-03-06家暴打青紫是輕傷嗎
2021-02-20建筑施工強制性規范有哪些
2020-11-16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設立居住權的可以約定居住權的期限嗎
2021-02-06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在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可以終止呢
2021-02-08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勞務派遣資質是否全國有效
2021-02-10勞動法關于加班規定怎么規定
2021-01-06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推進人身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
2021-03-15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單位失業保險金沒買合法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