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職工因事故受傷,單位認為不屬于工傷的,由誰承擔舉證責任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九條的規定,職工發生工傷事故的舉證責任在企業,個人沒有舉證責任。但是,個人對勞動關系的存在負有舉證責任
能否根據《安全生產法》和《職業病防治法》、《安全生產法》的有關規定要求民事賠償,除工傷社會保險外,職業病患者有權依照有關民事法律獲得賠償,并有權向用人單位要求賠償。此項賠償應為人身傷害賠償。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規定:“如果。。。屬于《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應當告知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法院一般不予受理。受傷職工在事故中沒有過錯的,可以依照《安全生產法》和《職業病防治法》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如果法院受理此案,受害職工可以得到更多的保護維權提示:
許多安全生產事故的根源在于企業安全生產意識的缺失。為了降低運營成本,企業減少安全生產設施投資,降低標準。由此帶來的影響是員工經營風險的增加。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果十分嚴重。根據《安全生產法》和《工傷保險條例》,生產經營企業必須參加工傷保險,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但在實踐中,建筑、建筑、礦山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安全生產事故時有發生。從業人員多為農村剩余勞動力。企業不重視社會保險,職工生產風險較高。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我們該怎么辦,直接關系到企業安全生產措施的不到位。根據《安全生產法》,生產經營單位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單位主要負責人應當立即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并組織搶救,為逃避處罰,往往采取隱瞞的方式。為避免事故被掩蓋,受傷職工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傷時,應積極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事故現場進行調查,形成書面調查報告。受傷職工申請工傷認定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調查報告一方面可以作為實際勞動關系存在的證據,另一方面可以直接證明工傷事故的發生,是指一石多殺的行為
如何取得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報告根據《安全生產法》和《生產安全事故報告、調查和處理條例》,生產安全事故分為四級。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按照事故等級報告事故情況,并通知公安機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會和人民檢察院。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有關部門應當對事故進行調查,形成事故調查報告,報主管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并將事故調查的有關材料歸檔保存。事故調查報告一般由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有關部門、機構向社會公布,但依法應當保密的除外。受傷職工因工傷需要取得事故調查報告的,可以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向行政機關申請信息公開。此外,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轉移2017年最新工傷賠償標準。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第三款注:用人單位不參加工傷保險的,無需持服務協議到醫療機構就診
(2)住院伙食補助標準:由各工傷保險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要求:住院期間<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第四款(三)交通費、食宿費。要求:醫療機構出具診斷證明,經辦機構同意受傷職工到統籌區外就醫。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第四款(四)康復治療費。標準:工傷治療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工傷保險藥品、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第6款注:根據地方法規,康復治療需要機構組織專家進行評估標準:各省、直轄市工傷輔助器具定額標準。要求:因日常生活或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安裝假肢、矯形器、義眼、假牙,輪椅等輔助器具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一條標準:原工資待遇不變,由單位按月發放要求:停工留薪期限一般不超過12個月;重傷或者有特殊情況的,可以適當延長,但經市設區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延長期限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注:根據《醫療機構診斷證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離休工資期間分類目錄》確定離休工資期間不同的地方,但確定的科室和程序都是按照當地規定的(7)護理費用<1。標準:(1)停產留薪期間需要護理的,由有關單位負責
(2)傷殘評定后需要護理的,不能完全自理的,按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50%計算,他們大多生活不能自理,是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是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要求:生活護理費用由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受傷職工按月享受。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三款、第三十四條標準:一次性傷殘津貼:一級傷殘27個月工資,二級傷殘25個月工資,三級傷殘23個月工資,四級傷殘21個月工資: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殘疾津貼的實際數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補足差額。要求:保持勞動關系,辭職。當受傷的工人到了退休年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產地標記與商標的區別
2020-12-13孕婦騎電動車撞了機動車責任怎么擔
2020-11-28轉賬支票可不可以掛失止付
2021-01-20限制消費令下達多久會生效
2021-02-24去拘留所探視要帶什么手續拘留所
2020-12-08老人贍養費標準2020年
2021-01-27一審和二審敗訴終審可能勝嗎
2020-12-15離職之后三個月才給工資合法嗎
2021-01-21外賣不讓進小區違法嗎
2020-12-14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勞動合同變更是怎么回事
2021-02-25入職多久才算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1辭職不批準去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5自殺案首判中會出現什么問題
2021-03-1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索賠期限
2021-01-18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應怎樣賠償
2021-01-05保險公司克扣員工工資怎么處理
2021-02-10保險公司賠付不及時,需要賠償其損失嗎
2021-01-22保險受益人空白死亡保險金歸誰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