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鑒定已經5個月了,傷殘鑒定還沒有完成。工傷認定一般由用人單位在工傷發生后30日內提出。用人單位不提出的,受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可以在工傷發生后一年內提出。受理部門是勞動局(專門設立的工傷認定部門)。省、地、市勞動鑒定委員會按照傷殘鑒定標準對傷殘等級和護理等級進行鑒定。勞動鑒定委員會受當地政府委托,由勞動、衛生、工會等部門有關領導組成,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可以委托有資質的醫院,聘請有關專家組成專家組,也可以成立勞動鑒定中心,開展勞動鑒定工作,但鑒定結論應當客觀、公正(見第十四條至第十六條)
鑒定時間。醫療期間結束時,必須對醫療情況進行評估。《條例》第十三條規定:“職工在工傷醫療期間治愈的,或者工傷情況比較穩定的,或者醫療期滿仍不能工作的,應當進行勞動鑒定。”,最重要的是醫療期的實施。工傷醫療期間為治療、休息和工傷津貼期間。這不是因為需要治療而終止治療。超過醫療期仍需治療的,醫療費用仍予以報銷。目前規定工傷的醫療期為1個月至24個月,最長為36個月(見第十八條),遠長于國外一般規定的6個月至12個月。醫療期滿傷殘鑒定的目的是轉移傷殘治療,停止支付較高的工傷津貼,有利于保護職工和企業雙方的利益,避免“輕傷大養”造成的浪費和損失。很多人問:為什么不定一個“醫療終結”的時間?我們已經請專家來研究這個問題。多數專家認為,針對不同傷情、不同人文素質、不同醫療水平的醫院,從醫療技術的角度,結合醫學的發展,很難規定“醫療終止標準”。借鑒國際慣例,從政策上規定醫療期。不少省市都規定并實施了“醫療終止”期限,仍可以作為地方補充標準執行3。殘疾鑒定的期限。申請領取殘疾保險金涉及殘疾的,應當進行殘疾鑒定。傷殘鑒定的處方必須等到“醫療結束”,即被保險人脫離危險后,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和功能鍛煉,其功能恢復到一定程度并處于穩定狀態,才能準確評定傷殘程度。鑒定時限一般為事故發生后3-6個月。為了被保險人的利益,最長時間不超過6個月如果我們不能及時申請工傷鑒定,我們該怎么辦?
(1)遲交身份證的單位要買單嗎?社保部門指出,逾期申請不予認定,還要承擔費用
工傷申請有期限。職工發生意外傷害或者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被診斷為職業病的,所在單位應當在24小時內通知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及其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并自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30日內提出工傷鑒定申請,費用可以報銷。不符合上述時間的,相關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一年內申請鑒定,工傷認定申請必須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決定工傷認定,并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其直系親屬及其所在單位工傷認定的申請程序。《工傷認定辦法》規定,職工發生意外傷害或者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被診斷為職業病的,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期限內申請工傷認定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可以在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一年內,依照本辦法第三條的規定直接申請工傷認定,條例指出,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并提交勞動合同復印件或者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醫療機構出具的傷后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證明)(3)勞動者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認為不是工傷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拒絕提供證據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害職工提供的證據,作出工傷認定結論。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認定決定包括工傷認定決定或認定工傷認定決定和非工傷認定決定或不認定工傷認定決定綜上所述,相信大家對工傷問題都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對于勞動者,企業必須按照相應的標準購買一定的工傷保險。這是國家規定的,必須按照相應的標準支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產質權人的權利與義務是什么
2021-03-01醫療事故訴訟時效
2020-12-07老房契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1強制措施期間是否扣除年休假
2021-01-15侵權責任侵權方會賠償多少
2021-03-04共同保證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24侵權賠償協議能否約定管轄
2020-11-23因企業自主進行改制發生爭議法院是否受理
2021-02-07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怎么申請賠償
2021-01-09寄存人不支付保管費怎么辦
2021-01-13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符合條件的職工是否可以申請變更無固定期的合同
2020-12-12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分析 家庭財產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7人身保險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0-12-25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22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沒有保險合同逃逸是否免責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