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事故的賠償條件是什么工傷事故賠償責任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工傷事故的賠償責任必須具備以下要素:(1)職工與企業或者用人單位之間必須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企業作為用人單位,與職工沒有書面勞動合同,但實際勞動關系是成立的
(2)員工必須有人身傷害的事實(3)員工的損害必須發生在履行工作職責的過程中,即,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工作造成的事故工傷認定的基本標準是什么(2)在工作時間前后從事與工作場所有關的準備工作或收尾工作并因事故受傷的人員
(3)因暴力受傷的人員(四)職業病;(五)因工負傷或者外出時因事故失蹤;(六)上下班途中發生機動車事故受傷;(七)其他應當處理的情形法律、行政法規認定為工傷的(八)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48小時內突發疾病死亡或者搶救無效的;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活動中受傷的;以前在部隊服役的職工,因戰爭或者因公負傷致殘,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又發生舊傷的,工傷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是各國立法的通則。雖然《條例》沒有規定工傷保險責任的歸責原則,但按照保險通則,當然是無過錯責任。事實上,即使在工傷事故的特殊侵權責任中,無過錯責任原則也同樣適用。因此,工傷事故的保險責任和賠償責任無疑應當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在這一歸責原則的指導下,工傷事故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應當是:(1)勞動者與企業或者用人單位之間必須存在勞動關系,使勞動者成為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即使是在國有企業,勞動合同制度也得到了全面實施。因此,無論是職工與企業之間,還是職工與用人單位之間,所有的用工都是以勞動合同的形式固定下來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存在勞動合同是工傷事故責任的必要要件。只有有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才能構成工傷事故的可能性。無勞動關系的勞動者,無論遭受何種傷害,都不屬于工傷事故,不構成工傷事故的保險責任或者賠償責任。建立勞動法律關系的形式,原則上應當寫明,必要時應當公證;但對于一般的私營企業員工,勞動合同的口頭約定是不允許的。企業作為用人單位,未與職工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已經建立實際勞動關系的,確認這種勞動關系,保護勞動者的權利,應當區分加工合同和勞動合同的界限:勞動合同以勞動者為合同標的,由企業或者用人單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勞動價格;加工合同以加工行為和加工結果為依據,由用人單位支付加工費。因此,加工合同中的加工者遭受損害的,訂貨方不承擔工傷責任(2)職工必須遭受人身傷害的事實是職工遭受人身傷害的客觀事實,不包括財產損失和其他利益。勞動者的身體權、健康權和生命權都屬于勞動保險的范疇,是工傷事故的標的。工傷事故的主要侵害對象是勞動者的健康權和生命權。事故造成勞動者受傷、傷殘的,健康權受到侵害;死亡是對生命權的侵犯。勞動者患職業病也是人身損害的事實,侵害的對象是健康權。侵犯人身權也可以構成工傷事故,但如果只是身體遭受一般的、痛苦較小的碰撞和攻擊,沒有具體的傷害后果,就不應認為構成工傷事故的傷害事實;從事特殊行業,對身體外部完整性有特殊要求的,如模特、演員、有特殊需要的操作人員等,造成頭發、指甲、皮膚等身體成分顏色受損,身體組織完整性受損,影響從事特殊工作的能力,構成工傷事故的損害事實在工傷事故責任中,是否存在精神損害需要研究。根據工傷保險責任的規定,精神損害賠償似乎不包括在內,但在傷殘津貼和死亡撫恤金中,實際上包括了精神損害撫慰金。因此,員工受傷事實實際上包括精神損害事實。但是,由于一攬子工傷救濟金對于減輕受傷職工的傷害,卻沒有明確顯示出來。如果只研究工傷事故的賠償責任,就應該包括精神損害賠償,那么在確定工傷事故責任時,必然存在精神損害事實,即工傷事故造成的精神痛苦,開展工傷事故和勞動能力鑒定。工傷認定的意義在于確定其是否構成工傷責任,而勞動能力認定的目的在于確定受害勞動者享有何種工傷利益。因此,只要員工的人身傷害被認定為工傷,就具有工傷事實的要件。(3)員工的損害必須發生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p>在這方面,工傷事故責任的構成要件與用人單位監督、管理不善的構成要件相似,但兩個原則有兩個區別:一是勞動者在履行職責時造成自己的傷亡,而不是他人的傷亡,這是區分兩種侵權損害的原則界限。二是在履行職責的要求上,對工傷事故構成的要求明顯低于對用人單位對外賠償責任的要求;用人單位的替代賠償責任要求勞動者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必須對他人造成損害,在履行職責過程中不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不構成侵權責任;工傷事故也要求員工的損害發生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這也是履行職責的過程,但并不要求一定是由其履行職責造成的,也要求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如機器故障、他人疏忽等,無論原因是什么,只要員工在履行職責的范圍內造成了自身的損害,就構成了成本要素
在實踐中,如何判斷工傷事故中履行職責是工傷事故的三個要素: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和工作原因
工傷事故的賠償條件是什么,工傷認定的基本標準是什么? 工傷事故符合賠償條件的,可以依法適用。只要認定為工傷事故,就可以按照相應標準辦理賠償手續。當您不知道到哪里找律師咨詢工傷事故賠償條件時,有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要退股時,顯名股東的法律地位是怎么樣的
2021-01-11自有房屋出租屬于許可經營范圍嗎
2020-12-17刑事案件中被告人申請法律援助需要的條件
2020-12-13車撞到人責任書沒下來,負不起醫藥費怎么辦
2021-01-10支票兌現期限有多久
2020-11-14開發回遷房房產證如何辦理
2020-12-25父母一方去世房產如何繼承
2021-02-15被執行人死亡了可以立案嗎
2020-12-15買的安置房現在房產證下來對方不配合過戶怎么辦
2021-02-14各主要城市對終止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有何規定
2021-01-26為什么要簽第三方勞務合同
2021-02-18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酒店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2-16離婚了簽署的借條有效嗎
2020-12-14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如何認定保險責任免除條款是不是合理
2021-02-11人身保險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1-03-16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