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途中工傷認定有哪些要求上下班途中工傷認定條件:1?根據我國《社會保險法》和《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在上下班途中因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等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事故受傷的,認定為工傷。《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六條規定:“人民法院對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為“上下班途中”的下列案件,應當予以支持:工作地點、居住地和慣常居住地在合理時間內單位宿舍上下班途中的合理路線
(2)往返配偶工作地點和居住地的交通工具,父母和子女在合理時間內從事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的活動,在合理時間和路線上下班的;(4)在合理時間內其他合理路線上下班的。3.最高法有兩個核心原則:合理時間原則和合理路徑原則。什么是合理的時間?上下班有時區,這是合法的。可能早一點,也可能晚一點。比如下班后,你得多工作一會兒,或者等高峰時間回家。這是合理的時間。什么是合理的路線?路線可以是自己的住所,也可以不止一條;此外,這也是往返配偶、父母和子女住所的合理路線。在上班的路上,你需要去菜市場買點蔬菜,然后回家。此外,你需要一路走下去,從事屬于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活動。4.在特殊情況下,工傷應當實行彈性工作時間。對于一些實行彈性工作時間的職業,如記者和保險推銷員,應根據旅行目的和地點來確定工作時間。出去面試或推銷是為了工作。還應考慮到,在工作期間,事故也屬于工傷。人民法院對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的下列情形給予支持:工作相關活動:1;二是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外出學習、開會期間;三是職工需要外出工作的時期。派遣職工的工傷保險責任由派遣單位承擔。勞務派遣單位派遣的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發生工傷或者死亡的,由派遣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一個單位派往其他單位的職工發生工傷或者死亡的,以被派往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為準。用人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將承包業務轉包給不具備用人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職工在從事承包業務時因工負傷的,用人單位是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舉證倒置,用人單位需要證據證明是否難以認定工傷勞動關系,調查取證,并落實結論,一直是工傷認定道路上的“三座大山”。究其原因,主要是誰主張誰舉證,即工傷認定需要傷者自行收集和提交相關證據。針對這一問題,新規采用了舉證倒置的方式,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或者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沒有證據證明是非工作原因造成的,應當在閱讀上述內容后認定為工傷,相信大家對上下班途中工傷認定的要求會有更好的了解。如果您需要法律援助,或有其他法律需要,您可以直接在律師事務所進行法律咨詢。有專業律師會為您提供答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土地互換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27公司分立的含義及特征
2020-12-27專利法對專利權人做了哪些限制
2020-12-11什么財產作為抵押物需要辦理抵押物登記
2021-03-05有限合伙繳付出資有什么規定
2021-02-05交通事故索賠程序
2021-02-21第二次離婚訴狀范本
2020-11-18商業銀行接管決定是否要公布
2021-01-05涉外企業能否作為合同主體
2021-03-04免責合同或格式條款是否有效
2020-12-14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0-12-14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的所有權是怎么樣的
2021-01-30集體土地入市交易規則是什么
2021-02-05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勞動仲裁中怎樣確定補償
2021-02-12人壽保險理賠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5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