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社會中,我們知道,如果員工在企業工作期間發生工傷事故,根據相關法律,員工的治療費、護理費等費用將由工傷保險部門進行賠償。取得賠償的前提是將勞動者遭受的傷害確認為工傷。但是,有些雇主不為雇員提供工傷保險。員工需要社會保險嗎?我們來看看員工工傷鑒定是否需要社保。工傷認定后,如果員工不購買保險,只要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且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定(不存在第十六條規定的情形),用人單位將對勞動者的工傷給予賠償,無論是否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都應認定為工傷,并按照工傷待遇給予補償
(2)《工傷傷殘認定程序》。勞動能力評價是指對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評價。勞動功能障礙分為10級,最重的是1級,最輕的是10級。自理障礙有三個層次:完全不能自理,大多數不能自理,有些不能自理,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應當向設區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并提供工傷認定和工傷醫療的有關情況設區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30天。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應及時發給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對設區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向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重新鑒定。勞動能力鑒定結束一年后,受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單位、機構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可以申請勞動能力復核鑒定,工傷認定時間一般在醫療期滿或醫療期滿后,傷殘等級由縣級以上勞動鑒定委員會評定,因工傷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的,用人單位,受傷職工或其近親屬或其委托的代理人,應按下列期限向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1。在醫療期滿前已經作出工傷認定的,應當在醫療期滿后三十日內提出申請;應當在工傷認定后三十日內提出申請的,或者認定舊傷復發的,應在疾病發生后和治療結束前使用。申請因病致殘或者非因工負傷的,應當在勞動能力鑒定結束后一年內提出,其所在單位或者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認為殘疾情況發生變化的,可以向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復核鑒定,被鑒定人或者其近親屬提出申請的,用人單位單獨申請的,被考核人應當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工傷醫療,病情相對穩定,被認定人應已完成最長期限的工傷醫療,且病情相對穩定
基于上述情況,員工無論是否購買了社保,都可以認定工傷。工傷認定后,如果員工不購買保險,用人單位將對員工進行工傷賠償。如果您對此有更多疑問,律霸將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質量賠償中開發商是第一責任人
2021-01-30掛名股東如何安全退出
2020-12-03哪些房產糾紛可向法院起訴
2021-02-13日結臨時工的法律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9非法集資法人不知情會受罰嗎
2021-03-13上傳翻唱歌曲算侵權嗎
2021-01-25被正式批捕就一定會判刑嗎
2020-12-26新三板定向增發涉及哪些制度問題
2021-03-13法律有無規定父母包辦婚姻怎么辦
2021-01-17交通事故監護人有權簽署諒解書嗎
2020-12-17確認勞動關系糾紛能否主張賠償
2021-02-20預售房屋抵押登記程序
2020-12-26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勞動仲裁中怎樣確定補償
2021-02-12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2-07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五種情況!自駕出險不理賠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