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起擅自更換工作的事故是否屬于工傷
妻子岑女士和丈夫吳先生是同事。吳先生代替岑女士在工作時死亡是否屬于工傷?日前,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工傷認定行政訴訟,判決吳某不是工傷,岑女士和丈夫吳某在一家公司從事景觀護理。2011年7月6日17時,吳某完成工作后,未經領導同意,將需要加班的妻子岑女士調換到樹上灑水。當日20時許,吳某不慎從灑水車上摔下受傷,經醫院診斷為原發性腦干損傷和顱骨缺損。之后,吳某向重慶市涪陵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涪陵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確認吳某不屬于工傷。吳于2012年3月20日去世。事后,岑女士因不接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不鑒定工傷的決定,向法院提起訴訟,岑女士認為丈夫吳某與公司存在勞動關系。雖然吳某在接替他工作的過程中受傷,但事故確實是由他的工作崗位和工作原因造成的。吳某代為工作的做法不當,但不影響工傷認定。根據無過錯責任原則和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立法目的,吳某的傷害應認定為工傷
法院認為吳某在履行職務時沒有受到傷害,不符合《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認定標準的。因此,法院依法駁回了岑女士的訴訟請求
法官說,工傷認定應符合三項要求p>辦案法官認為,判斷吳某是否屬于工傷的關鍵在于吳某的工傷是否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的工傷認定標準,即是否符合工作時間三項要求,工作場所和工作原因首先,“工作時間”、“工作場所”是指法律規定或者單位依法要求的時間、地點。受傷那天,吳已經下班了,他那一天的工作是割草和修剪樹葉。沒有證據表明單位安排吳某加班,他主動替需要加班的妻子給樹噴水。未經單位同意,單位領導不知道吳某當天的工作既不是自己的工作,也不是單位安排的工作,因此吳某在給樹澆水的過程中受傷,不符合“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的要求,“工作原因”是指因履行工作職責而造成的傷害。雖然吳某與單位有勞動關系,為妻子加班加點,但為單位工作并不一定是履行工作職責。每個員工都有自己相對固定的崗位。只有在單位要求的時間、地點、崗位上工作,才能履行工作職責。員工需要變更工作時間、地點、崗位的,應當事先征得單位同意。除緊急情況外,事后還應通知本單位。雖然吳某是在單位工作時受傷的,但他在執行任務時沒有受傷,當班也不是緊急情況。因此,吳的傷害不符合“工作原因”的要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泄露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13監事會怎樣設置
2020-12-19什么是商標變更
2021-02-09票據行為票據能力是如何的
2021-01-08二審可以增加解除合同的訴求嗎
2020-12-14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斷絕父子關系能分家產嗎
2021-01-11什么情況下能回購房屋呢
2021-01-2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上訴案
2021-01-12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車禍一方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24互聯網保險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2021-03-16法律認可的保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2-04保險代理人的業務包括哪些范圍
2020-12-21旅游保險是怎么一回事,旅游保險究竟包括哪幾種
2021-03-21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可以對抗第三人嗎
2020-11-11農民朋友在土地轉讓中要注意的問題
2021-02-05營業房拆遷補償如何評估
2021-02-10舊房改造和棚戶區改造是一樣的嗎,應當如何補償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