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事由”能否認定為上班途中的工傷
工傷通常與工作直接或間接相關,“正當事由”是社會責任的體現,與工作沒有直接或間接關系,不能認定為工傷的案件:工廠工人劉某在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發現兩名歹徒攔路搶劫一名路人,于是他上前營救,在與歹徒搏斗時腰部被刺傷,腰部肌肉和神經受損。手術后,劉某出現腰肌無力,無法負重。劉某是一家工廠的倉庫工人,從事搬運工作。因為他不能承受負荷,他要求工廠改變他的位置。廠方認為劉某不是工傷,其醫療費用不應由廠方承擔,而對不能滿足換崗要求的
有異議的
可以在上班途中“因公辦事”被認定為工傷
第一意見是根據《企業職工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八條發布的1996年勞動部規定,因“救人”和為維護國家利益而受傷的,可以認定為工傷,對于見義勇為者的傷害是否認定為工傷,是否認定為工傷,沒有明確規定,因此不能認定為工傷
評論分析
同意第二種意見的理由如下:
1。工傷通常與工作直接或間接相關。在這種情況下,劉救人是一種“公道勇敢”的行為,是社會責任的體現,與工作沒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本案中的“救人”行為是否應認定為工傷,關鍵在于“見義勇為”行為是否符合“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活動中受傷”的規定。1996年勞動部頒布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八條第六款規定:“從事搶險、救災、搶險等維護國家、社會和公眾利益的活動的”,認定為工傷,2004年國務院發布的《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從事搶險救災和其他維護國家利益活動的,“社會和公眾”認定為工傷,在公益活動中受傷的視為工傷。后一條規定沒有將“從事救人”的情形納入工傷的范圍。從《條例》的修改過程和立法初衷來看,擴大對“在維護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活動中受到傷害的人”的解釋,將“從事救人”的情形納入工傷的范圍,顯然是不合適的,劉某的搶救傷不應認定為工傷?,F實生活中,英雄“當時流血,后來流淚”的反常現象,確實挫傷了一些人的社會良知。從鼓勵良好的社會風尚和社會管理的科學性出發,應該通過設立見義勇為基金來保障“見義勇為”的救濟,而不是納入工傷保險的范圍,“見義勇為”體現了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我們對此予以大力提倡和鼓勵。從法律角度看,我國相關法律也承認和鼓勵這種行為。如果員工為維護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為發生在工作時間和地點,且是由于工作原因造成的,則該行為屬于典型的工傷,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此外,《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還規定,“在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搶險救災活動中受傷的,視為工傷。職工有上述情形的,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备鶕摋l的規定,這不同于工傷的典型案例。它是國家法律為實現其價值導向功能而對行為性質進行強制性認定的結果。這種情況之所以被認定為工傷,是為了體現國家對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行為的鼓勵,使見義勇為者不至于白白流血,現在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樣的行為才能維護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我們應該全面評估行為的各個方面,比如行為可能產生的影響和后果。在這種情況下,從搶劫危險的后果來看,這種危險會導致不明身份人員的人身和財產損失,即公共利益已經處于危險之中。因此,劉的見義勇為行為制止了這種危險后果的發生,也就是說,劉的行為是為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綜上所述,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的規定,筆者認為,劉某在上班途中受傷應認定為工傷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面對拆遷,你知道怎么談判嗎
2021-02-12如何應對專利無效糾紛
2021-03-09新舊《專利費減辦法》的不同之處
2021-03-11交通事故的法醫鑒定
2020-11-25被執行人死亡了可以立案嗎
2020-12-15自助存包丟失商場是否應當賠償
2020-12-04二手房過戶后抵押擔保需要多久
2021-01-28勞動者月中入職當月是否有工資
2020-11-22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哺乳期不同意調崗要如何處理
2021-03-04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哪些原則適用于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1無證駕駛人致人受傷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26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保險詐騙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3-13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的強制征收法律風險
2021-03-16告知
2021-02-11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20承包荒山植樹造林政策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