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人是著作權法保護的主體,即享有著作權并承擔著作權義務的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九條規定:“著作權人包括:作者;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p> (一)作者: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直接創作作品的自然人是原著作權人。所謂直接創作作品:是指作者通過自己的獨立構思,運用自己的技巧和方法,直接(包括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立體形式)反映自己思想感情、個性特點的作品。幫助作者修改稿件、編輯、校對、審閱稿件不能是作者,因為他們是在作者創作的基礎上修改的,被視為作者的法人和非法人單位,也是原著作權的主體。在工程上簽名的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單位;沒有相反證據的,是作者(二)其他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和;通過繼承、遺贈、轉讓、委托,可以成為著作權的主體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第(六)款規定,著作權的財產權可以繼承為繼承。第十六條還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著作權法》第十九條規定:“公民死亡后,作品的使用權和報酬權,在本法規定的保護期內,依照繼承法的規定轉讓。”(三)不屬于作者的法人和非法人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五條、第十六條)(四)國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規定,國家作為著作權主體的情形也有幾種:1,或者將已發表作品的著作權財產權無償轉讓給國家。作者死后將其作品的全部或者部分著作權遺囑呈獻給國家。作者死后,其作品著作權的財產權既不繼承也不贈與,著作權的財產權由國家享有。著作權屬于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變更、終止后,不承擔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著作權由國家享有。
(5)外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條、第十三條分為三種情況:雙邊協議,如兩個國際公約外國作者與中國公民合作創作作品,如果中國公民放棄或轉讓權利,并且外國人所在國與中國沒有雙邊協議或不是這兩個公約的成員國,就不能成為著作權的主體著作權人與作者的區別:著作權人可能不是作者,但作者可能是著作權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多久可以拿到賠償款
2020-12-02什么是商標權轉讓,商標權轉讓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11商標權需要攤銷嗎
2021-01-16商標侵權應該如何處置的
2020-12-26民事訴訟中法院應當再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6交2000元贍養費父母能領多少
2021-01-30專利無效請求人舉證期限是多久
2020-12-01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調崗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勞務外包哪個單位繳納全部保險嗎
2021-03-23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中外產品責任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2020-12-30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車身被人惡意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08保險投保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人身保險一年需要交納多少錢
2021-02-19交通責任認定書下來保險就可以賠款嗎
2021-02-11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改裝機動車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