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糾紛是最常見的糾紛之一。快速高效地處理勞動合同糾紛,不僅有助于單位專注于生產經營,也有助于勞動者盡快投入到工作當中,減少社會經濟成本的支出,促進社會整體效率的提高。
1、發生勞動合同糾紛解決步驟
發生勞動爭議:
1、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2、當事人→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
3、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
4、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另有規定仲裁為終局裁決的情形外)。
上述步驟并非每個步驟都要經過,我國法律法規只規定了提起勞動仲裁是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前置條件,其他步驟可選擇適用。
2、解決勞動合同糾紛應當注意的問題
(一)注意勞動爭議范圍
有些因勞動合同發生的糾紛并不屬于法律法規規定的勞動爭議的范圍,不能申請仲裁或者提起訴訟,而應通過提起行政訴訟或申請行政復議等方式維權。
1、屬于勞動爭議的事項:
(1)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2)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3)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4)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5)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2、不屬于勞動爭議的事項:
(1)勞動者請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放社會保險金的糾紛;
(2)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住房制度改革產生的公有住房轉讓糾紛;
(3)勞動者對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傷殘等級鑒定結論或者對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的職業病診斷鑒定結論的異議糾紛;
(4)家庭或者個人與家政服務人員之間的糾紛;
(5)個體工匠與幫工、學徒之間的糾紛;
(6)農村承包經營戶與受雇人之間的糾紛。
(二)注意時效的經過
為避免時效經過,訴求無法得到法院的支持,要及時的行使權利,以達到時效中斷的效果。當事人能夠證明在申請仲裁期間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申請仲裁期間中斷:
(1)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
(2)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
(3)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
申請仲裁期間中斷的,從對方當事人明確拒絕履行義務,或者有關部門作出處理決定或明確表示不予處理時起,申請仲裁期間重新計算。
(三)注意證據的收集
雖說法律法規規定了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想要證明自己的觀點需有充分的證據,如證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如果沒有勞動合同,可以出示打卡記錄、工資條、為公司代發快遞的快遞單等等作為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包含地上附作物和青苗嗎
2020-11-30別除權的基礎權利是什么
2021-03-23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固定期限合同履行中辭職怎么辦
2021-01-14勞務派遣是否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2020-12-17公司末位淘汰給賠償嗎
2021-01-03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上了老賴黑名單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01飛機延誤的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0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客戶突發心臟病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2-28交警調解后怎么和保險索賠
2021-01-02保險合同是要式合同嗎
2020-11-24車燈砸壞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1-26保險公司拒賠的情形
2021-01-26無法找到第三者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無責車輛損失賠償責任
2020-11-28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03住宅樓能做土地出讓嗎
2021-02-12新農村建設搬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