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法》實施前,不少權威專家對上市公司的收購行為作出了非常樂觀的估計,認為大規模的并購行動即將啟動,以重組為目的的收購將迎來企業發展的又一個春天。他們的判斷主要基于《證券法》放寬了上市公司收購條件,鼓勵上市公司收購。具體表現為:(1)投資者持股5%后的信息披露要求由2%提高到5%(2)收購主體限制放寬。法人可以收購,自然人也可以收購(3)除要約收購外,還增加了協議收購的形式(4)對收購價格的限制也被取消,等等。現在《證券法》已經實施半年了,有關部門預測,收購高潮還沒有到來,證券市場比往年更加平靜。這是爆發前的沉默,還是市場有了新的期待
筆者認為,20世紀末我國證券市場的收購只是一種初步嘗試,收購立法只是現實需要的簡單反映。我們對上市公司收購還缺乏更深層次的理性思考。無論是原國務院《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還是現行《證券法》,關于上市公司收購的規定仍然缺乏應有的可操作性。作為準備收購的主體,要考慮收購的成本和成功收購的概率。相關政策法規對購房者的支持力度不夠,不確定因素較多。我國《證券法》關于上市公司收購的規定還存在諸多缺陷,如何能指望收購人在無法預測收購成本的情況下貿然行事呢。上市公司收購沒有準確的定義,這就使得人們無法把握收購的基本特征,無法認識到收購與兼并、兼并、股權轉讓等概念的區別和聯系。收購的類型(或形式)沒有準確、全面的概括,比如“協議收購”,實際上是股權交易雙方通過“一對一”的談判達成股權轉讓協議,是否符合收購的特點?另一個例子是,通過證券交易所的集中競價交易,持股達到一定比例,相對持股,為什么不清楚其收購性質。共同持股沒有明確披露,對于多個共同購買股份的實體,或持有股份的關聯人,一些國家和地區稱為“一致行動人”,并規定必須披露5%的總持股比例。原來,條例中有“間接持有”的說法。這一次,《證券法》根本沒有提及。這樣,大股東可以通過其子公司和孫子公司購買股份。表面上看,每個公司,包括母公司,持股比例都不超過5%,但實際上,總持股比例可能達到20%、30%甚至更多。這將使5%股權的公告條款和隨后增加或減少5%股權的條款無效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一定要法定代表人簽字嗎
2021-03-23拍攝書本放網絡是侵權嗎
2020-12-07個人申請傷殘鑒定要什么手續
2021-02-25新婚姻法司法解釋
2021-03-26孩子傷害了別人,父母是否承擔責任?
2021-03-15軍婚怎么樣才能離婚
2021-01-12只領結婚證后就離婚能要求男方賠償嗎
2020-12-21購房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只有兩年嗎
2021-01-13房產抵押給我之后被別人起訴保全了如何處理
2021-01-26商業銀行對并購客戶提供哪些支持
2021-02-02小產權房的物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2021-02-13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公司倒閉派遣制制員工怎么賠償
2021-01-07上海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7買兒童保險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0-12-07什么情況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1-02-12出險和理賠時要注意什么
2021-01-25保險100萬撞死人賠多少
2020-12-08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三條
2021-03-08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禁止哪些行為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