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Copyright)
概述
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攝影和電影作品構成版權。著作權是指某一單位或者個人依法對某一作品進行印刷、出版、銷售的權利。任何人要復制、翻譯、改編或表演作品,都需要得到著作權人的許可,否則就是對他人權利的侵犯。知識產權的本質是把人類的知識成果當作財產來對待。著作權是文學、藝術、科學技術作品的原作者依法享有的民事權利,廣義的著作權包括(狹義的)著作權、著作權相鄰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等,屬于著作權法的范疇。這是著作權人對作品的專有使用權。狹義上,著作權可分為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作品完整性保護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著作權法》第十條)。著作權分為人身權和財產權。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有時是相互交叉的,這是知識產權的一個特點,其主要內容是:著作權自作品創作之日起產生,又稱著作權。它分為人格權和財產權。其中,著作權人格權的內涵包括公開發表權、姓名表達權和禁止他人以歪曲、變造作品的方式損害作者名譽的權利。3.著作權人格權有下列權利:(1)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開的權利(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的權利和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四)保護作品完整的權利,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五)復制的權利,即以印刷、復制、拓印、錄音等方式復制一份或者多份作品的權利,錄像、復制、翻拍等;(六)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捐贈的方式向社會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副本的權利;(七)租賃權,即,(八)展覽權,即公開展示藝術作品或者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印件的權利(9) 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的權利,以及以各種方式公開播放作品的權利(11)以無線方式公開播放或者傳播作品的權利,以有線或者中繼方式向公眾傳播作品的權利,以及傳播符號、聲音的權利,(十二)信息網絡傳播權,即通過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能夠在自己選擇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即,通過電影制作或類似的電影制作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14)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并創作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15)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轉換為另一種語言的權利(16)匯編權,(十七)著作權人應當享有的其他權利,應當保護思想的表現形式,而不是思想本身,因為在保護著作權等專有私有財產權利益的同時,它還應該考慮到人類文明的積累和知識信息的傳播,使算法、數學方法,技術或機器設計不屬于著作權保護的對象
(1)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2)知識產權具有排他性(3)知識產權具有時效性(4)知識產權具有地域性(5) 大多數知識產權的取得都需要法律程序,例如,商標權的取得需要注冊排他性
是排他性或壟斷性的;未經債權人同意或者法律規定,債權人以外的人不得享有或者使用該權利。這表明,債權人的專有權或壟斷權受到嚴格保護,不受他人侵犯。只有通過“強制許可”、“征用”等法律程序,才能改變權利人的專有權。知識產權的客體是人的智力成果,既不屬于個人也不屬于人格,也不屬于外界的物質或非物質客體,因此既不屬于人格權,也不屬于財產權。另一方面,知識產權是一項完整的權利,只有以利益為內容的權利才具有經濟性和非經濟性。因此,知識產權不能說是兩種權利的結合。例如,說版權是個人權利(或精神權利或精神權利)和財產權利的結合是錯誤的。知識產權是一種內容復雜(多權)的權利,具有經濟性和非經濟性。因此,知識產權應與人格權和財產權并立,即知識產權只在確認和保護的區域內有效;也就是說,受一國法律保護的某項權利,除簽署國際公約或雙邊互惠協定外,只在該國范圍內具有法律效力。因此,知識產權在一定條件下既具有區域性又具有國際性,即只有在一定的時間內才能得到保護。也就是說,法律對各種權利的保護有一定的有效期。在不同的國家,保護期的長短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只有在參與國際協議或提出國際申請時,某項權利才能有一個統一的保護期,在某些方面屬于絕對權利,它類似于物權的所有權,如直接控制客體的權利,可以使用,由他人受益、處置和控制(但不存在占有問題);它是排他性的;知識產權雖然是私人權利,但法律也承認知識產權具有排他性和排他性,由于人們的智力成果具有高度的公共性,與社會文化和產業的發展密切相關,不應長期被任何人壟斷,因此法律對知識產權有諸多限制:
首先,從權利發生的角度來看,法律規定了各種積極和消極的條件以及宣傳方法。例如,專利權的發生需要申請、審查和批準。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有各種條件(《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某些事項不授予專利權(《專利法》第二十五條)。《著作權法》第三條、第五條雖然對申請、審查、登記沒有限制,但對權利期限也有特別規定。這是知識產權與所有權的一大區別
第三,權利人有使用或實施的義務。法律上有強制許可或強制許可制度。關于著作權,法律還規定了合理使用制度的法律特征從法律上講,知識產權有三個最明顯的法律特征:一是知識產權的地域性,即除簽署國際公約或雙邊、多邊協議外,根據一國法律取得的權利只能在該國境內有效并受該國法律保護,第三是知識產權的及時性。各國法律對知識產權規定了一定期限,到期后權利自動終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變更判決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03贍養協議能否解除
2021-01-06未約定保證方式債權人直接找保證人還款合法嗎
2021-02-15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處理要多長時間
2020-12-29限制消費令下達多久會生效
2021-02-24小孩私自拿滅火器玩耍如何處理
2020-11-11老人遺產女兒能分嗎
2021-02-12九年義務教育學生摔倒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5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保險人哪些情況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2-25保險合同變可分為幾種情況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失業保險基金是存在哪里的
2021-02-06汽車被淹該怎么理賠
2020-11-11保險理賠中近因原則是什么
2021-01-02船公司辦理船員保險應注意的問題
2021-02-03關于國家鼓勵開荒地的政策
2021-01-11安置房上市交易要補土地出讓金嗎
2020-11-19賓館拆遷補償不合理應該怎么辦
2020-11-24公租房的拆遷補償款怎么分割,誰有權分割,如何分配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