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余某某,男,1964年5月18日出生,漢族,武進市人,家住武進市洛陽鎮慈云村余家頭村組。原告:鄭XX,男,1945年8月18日出生,漢族,武進市人,家住武進市橫林鎮昌路160號。委托代理人:鄭XX,女,1972年12月1日出生,系原告鄭XX之女。原告:鄭XX,男,1968年6月1日出生,漢族,武進市人,家住武進市橫林鎮長生路160號。原告:葉某某,男,1970年12月21日出生,漢族,武進市人,家住武進市洛陽鎮朝南村。
上述四位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周XX,常州宏宇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人:夏XX,男,1945年11月22日出生,漢族,武進市人,住武進市橫林鎮陽湖大廈a單元301室。思源訴稱:1998年9月5日,原告與被告協商簽訂武進**汽車客運有限公司章程,成立武進**汽車客運有限公司,選舉被告夏XX為公司執行董事、經理。4原告雖未以公司章程的形式出資,但以實物出資。但公司成立兩年來,被告未能履行召開股東大會的義務。公布公司財務狀況和分配方案,不履行向工商部門報告年檢的職責。因此,他提起訴訟,責令被告立即召開股東大會,公告公司財務狀況和分配方案,向工商部門報告年檢情況,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被告人夏XX辯稱:武進**汽車客運有限公司成立時虛假出資,全體股東未實際出資。于是,2000年10月8日,常州市武進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恒林工商所發出限期整改通知書,要求全體股東于2000年11月8日內補足出資,但只有我于2000年11月6日補足了出資。原告的“實物出資”是指車輛出資,但車輛轉讓到公司名下,再以公司名義承包給原告。這是公司的經營方式,而不是出資方式。因此,原告至今未履行出資義務,不能享有相關的知情權。經審理查明:原告于某某、鄭某某、鄭某鵬、葉某某與被告夏某某、楊某龍于1998年9月5日簽訂了武進**汽車客運有限公司章程,同意每人出資8.33萬元現金設立武進**汽車客運有限公司,但發起人均未實際出資。經虛假驗資,在工商登記機關辦理工商登記并領取營業執照,載明出資人即股東為上述6人。后來,被告人夏XX當選為公司執行董事、經理。2000年10月8日,常州市武進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恒林工商所發現該公司注冊資本未到,發出限期整改通知書,要求在2000年11月8日內補足注冊資本。后來,只有被告人夏某某支付了2000年11月6日到期的款項。到目前為止,原告尚未按照公司章程約定的方式和金額出資。在運作過程中,原告與被告之間存在著各種矛盾。被告人夏某某未按照公司章程規定召開股東大會,也未向股東公告公司財務狀況和分配方案,也未在2000年向工商行政管理局報告年檢。
以上事實經原告和被告雙方提交武進**汽車客運有限公司工商登記材料、工商機關提交法院的《限期整改通知書》和《限期撤銷通知書》確認他們也得到了原告和被告的承認。本案原告不履行出資義務,不具備股東資格,不應享有股東權利。因此,應駁回原告的訴訟。
2。本案中,四原告與被告共同發起設立公司,并簽署了公司章程。該公司工商登記處還注明,四名原告均為該公司股東。股東名冊在工商登記中具有公示的作用,故四原告應具有公司股東資格。但由于四原告未履行出資義務,屬于名義股東,不應享有股東權利。因此,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公司工商登記的股東名冊表明四原告為股東,股東名冊具有公示力,應認定四原告為公司股東。本案中,原告未履行出資義務是事實,但公司成立后,與出資義務相對應的權利是資產受益權、重大決策權和經理選擇權。本案屬于股東知情權糾紛,與知情權相對應的股東義務是股東在公司外應當承擔的義務,而股東不出資不能對抗其相應的義務。因此,本案的四位原告應有權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因此,原告的訴訟請求應當有判決支持。爭議主要集中在:1。四原告是否具備公司股東資格。四原告是否履行了投資義務。四原告是否有工商登記股東名冊的知情權,具有公示的效力,即股東名冊上記載的人具有股東資格,而他們是否出資或者是否足額出資,也不是一個問題。因此,原告應具備公司股東資格。
鑒于第二個爭議焦點,股東的出資應當嚴格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執行。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章程明確同意以現金出資。四原告并非以現金出資,而是采用虛假驗資的非法手段騙取工商登記營業執照。他們表示,實物出資缺乏發起人的同意,并將車輛轉讓至公司名下。此外,實物出資必須由主管部門依法進行評估。但是,原告在本案中所主張的實物出資尚未得到評估。因此,原告提出實物出資的主張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鑒于第三個爭議焦點,即未出資的股東是否應享有知情權。在公司成立階段,股東的基本義務是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出資,對未出資的股東應當承擔違約責任。但公司成立后,與出資義務相對應的權利主要是資產受益權。與股東知情權相對應的義務是股東對其出資范圍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也就是說,如果股東不出資,股東就不能抵制其對外義務。因為他們必須承擔相應的外部義務,所以必須按照權利義務一致的原則,給予他們了解公司經營狀況的權利。在本案中,原告作為股東名冊上記載的股東,應當享有對公司的知情權。本案被告人作為公司的執行董事、經理,不履行召集股東大會、公布公司財務狀況和分配方案的義務是不妥當的。綜上所述,原告的訴訟請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押的車輛能借給別人嗎
2020-11-25醫療事故鑒定要求具備哪些條件呢
2020-11-10雇傭關系與承攬關系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9給他人起外號侵犯人格權益嗎
2020-12-02行政處罰法立案后多長時間處理
2021-03-16勞動合同解除方式
2020-11-20醫療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標準
2021-03-11房產繼承公證書有期限嗎
2020-11-26吃霸王餐怎么處罰
2020-12-02團伙盜竊價值七萬如何量刑
2021-02-01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如何解讀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3-16休病假多久就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法院可以凍結失業人員經濟補償金嗎
2021-02-25玩忽職守導致公司受損被辭退怎么維權
2020-12-28了解人壽保險的受益人的知識
2021-03-11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比較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
2020-12-10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