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法立案后多長時間處理
目前,國家有關法律沒有對結案作出明確的規定,有的是部門作出了規定。但一般情況是在三個月內結案。如果有訴訟的,是另當別論。
不同的行政執法機關在處理不同的行為時的規定不一。例如,《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九條中就規定,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30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準,可以延長30日。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行政強制法》中則規定,依照法律規定凍結存款、匯款的,作出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三日內向當事人交付凍結決定書。自凍結存款、匯款之日起三十日內,行政機關應當作出處理決定或者作出解除凍結決定;情況復雜的,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關于行政復議,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依照本章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二、行政處罰
狹義的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廣義的行政處罰除了包含上述狹義的內容外,也包含企事業單位規定的一些行政人事處罰內容。
行政處罰的處罰具體原則有:
1、法定原則,處罰法定原則是行政合法性原則在行政處罰行為中的集中體現。
2、公正、公開原則,處罰公正原則是指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必須與相對人的違法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行政機關在處罰中對受罰者用同一尺度平等對待。處罰公開原則就是指行政處罰的依據、過程及結果必須公開。行政機關對于有關行政處罰的法律規范、執法人員身份、主要事實根據等與行政處罰有關的情況,除可能危害公共利益或者損害其他公民或者組織的合法權益并由法律、法規特別規定的以外,都應向當事人公開。
3、一事不再罰原則。
4、結合教育原則。
5、民事刑事責任適用原則。
6、申訴和賠償原則,相對方對行政主體給予的行政處罰依法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有權申請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相對方因違法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提出賠償要求。在行政處罰中必須提供充分的救濟,才能真正保障相對方的權利。
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行政處罰立案之后一般是三個月之內就可以結案了,具體的時間法律上是沒有規定的,希望大家可以明白。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婚前替對方還房貸離婚怎么辦
2020-12-27股東代表訴訟中以誰的名義提訴訟
2020-12-01按份共同保證先訴抗辯權
2020-11-25法院判決沒收個人財產怎樣執行
2020-12-16十級傷殘能要求贍養費嗎
2021-02-27九級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和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4哪些情形下無法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03房產出租了,房子還能買賣或抵押嗎?
2021-02-22花錢收別人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12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寄存物發生毀損怎么辦
2021-03-23違法霸占農村公用地如何處罰
2020-12-30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被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怎么辦
2021-01-29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哺乳期不同意調崗要如何處理
2021-03-04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的
2020-12-16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辭退福利算工資嗎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