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關于隱名股東的規定(一)解釋三首次明確了隱名股東的地位。解釋三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投資者和名義投資者應當訂立合同,約定實際投資者出資并享有投資權益,名義投資者為名義股東對合同效力有爭議的,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沒有規定的,由人民法院認定合同有效。”(2) 隱名股東取得投資收益的依據及訴訟證據的認定。名義股東以記載在股東名冊或者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為理由否認實際投資者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3) 隱名股東與公司的內外關系《解釋三》第二十五條第三款規定:“實際投資者要求公司變更股東、出具出資證明書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未經公司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在股東名冊中記載、在公司章程中記載并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相關知識:隱名股東的基本特征。隱名股東的產生是基于雙方在遵守現行法律前提下的真實意思表示,不包括借他人名義出資以逃避法律制裁的情形。例如,隱名股東不包括利用國家對下崗職工投資經營的優惠政策,同意以下崗職工名義向公司出資的股東。
2。隱名股東是根據隱名投資者與知名人士之間的契約關系產生的。這包括兩層含義:一是隱名股東的本質是一種契約;二是隱名股東的直接當事人是顯股東和隱名股東。隱名股東有出資義務,顯名股東有經營義務和利益分配義務。雙方對對方都有義務和對價。任何一方都不能免費從另一方獲得利益。因此,隱名股東契約是一種雙向契約和有償契約。
4。隱名股東的合同分為本約合同和非合同合同。隱名股東合同之所以成立,是因為雙方當事人具有相同的意思表示。隱名股東的實際出資不作為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隱名股東的實際出資是合同的實際履行,故為本約。對于隱名股東合同,我國現行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其形式,因此是一種替代性合同。
5。隱名股東的出資對象主要是貨幣、實物、權利、技術等,不以登記為產權轉讓形式。我國現行公司法規定的投資對象包括貨幣、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和土地使用權。同時還規定,以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或者土地使用權出資的,依法辦理產權轉讓手續。隱名股東隱名出資的目的是在不暴露其真實身份的情況下獲取利潤。
我們提醒您,對于司法實踐中產生的糾紛,如需辦理訴訟手續,最好提前咨詢相關專家律師,以免走彎路,更好地解決您面臨的問題。以上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法律BA網專業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非訴執行案件如何審查
2021-01-27法定監護人變更監護有哪些方式
2021-02-26交通事故放車協議
2021-03-16中介賣房有哪些侵權現象
2021-02-21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包括哪些?
2021-02-08客戶交通意外致高殘 民生人壽理賠1.5萬
2021-01-16開車撞樹上保險怎么賠
2020-12-01哪些交通損失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12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1-12自家車相撞,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2-11拒保
2021-02-18土地承包對經營權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2征地拆遷補償和戶口有關系么
2020-11-292020年最新企業拆遷補償政策有哪些
2021-03-03寧波拆遷安置房如何辦理過戶手續
2021-02-08買拆遷安置房房主去世怎么辦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