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童工的法律規定是什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64號):《禁止童工的規定》第一條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進義務教育制度的實施,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勞動法和少年保護法,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個體工商戶(以下簡稱用人單位)不得招收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以下簡稱童工)。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向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介紹就業。
禁止16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從事個體經營活動。第三條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保護其身心健康,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不得被用人單位非法錄用。
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允許用人單位非法招用的,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給予批評教育。第四條用人單位用人時,必須查驗被錄用人員的身份證;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不得錄用。用人單位聘用人員的用工登記證明材料應當妥善保管。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規定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工商、教育、衛生等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本規定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配合對本規定的監督檢查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組織應當依法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使用童工的,有權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報告。第六條用人單位使用童工的,由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按照每名童工罰款5000元/月的標準處罰;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業場所使用童工的,依法從重處罰《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規定的罰款幅度,或按每個使用兒童每月5000元的標準罰款。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還應當責令用人單位限期將童工送回原居住地,并移交給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交通、食宿等一切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用人單位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照前款規定責令改正,逾期不將童工交付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由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按照每個童工每月1萬元的標準處罰,用人單位為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民政部門吊銷營業執照,有關單位依法給予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有關更多相關問題,請咨詢律師在線。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如何填寫勞動爭議申訴書
2020-11-20公司未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2-02證據交換階段患者享有哪些權利
2021-02-11發生醫療事故發生該怎么處理
2020-11-08行政復議能復議幾次
2020-12-29注冊資金可以是資產嗎
2020-12-28形式發票要列舉清楚哪些內容
2021-03-18姥姥姥爺算法定監護人嗎
2020-12-19爺爺奶奶有探望權嗎
2021-03-01怎樣舉證夫妻分居兩年
2021-01-10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有什么
2021-02-19工亡賠償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2-19擔保合同的主合同是什么
2021-03-16政府回購房可以贈與他人嗎,政府回購房如何贈與他人
2021-01-04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外資保險公司因分立解散需要批準才能解散嗎
2021-01-06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