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著作權中什么不受保護限制情況有哪些?
(一)著作權的時間限制
著作權的時間限制,是指著作權受法律保護的時間界限。具體來說,時間限制是對著作財產權和著作人身權中的發表權的限制,而著作人身權中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沒有時間限制。在著作權的保護期限內,著作權人享有相對完全的著作權;期限屆滿后,受限制部分的著作權就喪失,不再受法律保護。我國著作權法第21條對不同類型的作品保護期限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具體如下:
1.公民的作品保護期限
公民的作品保護期限,其發表權、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后50年,截至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則截至于最后一個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2.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作品保護期限
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保護期限,其發表權、財產權的保護期為50年,截至于作品首次發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作品自創作完成后50年內未發表的,著作權法不再保護。
3.電影作品或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保護期限.
電影作品或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的保護期限,與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作品保護期限相同。
4.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保護期限
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保護期限,發表權和財產的保護期為50年,截至于作品發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者的身份明確后,則適用于公民的作品保護期限的規定。
(二)著作權的地域限制
著作權法是國內法,只能在本國有效,即在本國所創作完成的作品,只能受到本國法律的保護,其他國家不予保護。這就是著作權的地域限制。但知識產權的國際化趨勢使得著作權保護已跨越國境。正如本章在著作權特征中對相對地域性的描述,著作權的自動取得以及保護方面的國際性,使得著作權的保護不像商標權和專利權的地域性那么明顯。其原因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簽訂了雙邊協議或參加了著作權方面的國際公約,如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版權條約,根據其“國民待遇原則”、“互惠原則”等基本實現了著作權的國際保護,即成員國國民的作品在其他成員國可得到與本國國民相同的保護,使著作權的地域性不那么明顯。而未參加國際公約的國家在著作權保護方面才受到地域的限制。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著作權的限制情況,應當結合著作權的實際情況而定,特別是對于著作權的使用情況,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處理,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認定存在異議的,還可以結合實際的著作權保護情況來進行訴訟處理。
著作權保護期限的起止時間怎么計算,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著作權保護的是作品范圍是什么
鄰接權受著作權保護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案例
2021-01-30新三板掛牌到上市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14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09法院能否強制執行共有房產中其中一個共有人的份額
2021-01-18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4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批準入職要走什么流程
2020-12-30實習證明怎么開
2021-02-08哪些糾紛屬于勞動爭議糾紛
2021-03-19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飛機延誤可以退票嗎
2021-01-31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人壽保險受益人包含有哪些
2021-01-0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21-01-29東莞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9辦理拆遷房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13農村土地拆遷賠償款有哪些
2020-12-07上海市拆遷補償安置人口參考標準
2020-12-17宅基地房多次買賣,拆遷了利益歸誰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