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集資刑事責任還要承擔民事責任嗎
非法集資案件的犯罪分子,除了要承擔刑事責任外,還需要承擔民事賠償的責任,非法集資案件的被害人可以提起民事訴訟,要求犯罪分子賠償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六條?【賠償經濟損失與民事優先原則】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
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犯罪分子,同時被判處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處沒收財產的,應當先承擔對被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第一百九十二條?【集資詐騙罪】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集資詐騙罪的犯罪認定
(一)詐騙罪與借貸行為的界限
借款人由于某種原因,長期拖欠不還的,或者編造謊言或隱瞞真相而騙取款物,到期不能償還的,只要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沒有揮霍一空,不賴賬,不再弄虛作假騙人,確實打算償還的;還有些打借條之后偽造還款收條的,詐稱已經還款的,仍屬借貸糾紛,不構成詐騙罪。
(二)詐騙罪與代人購物拖欠貨款行為的界限
對以代人購買緊缺商品的名義,取走貨款,沒買到東西,又擅自挪用貨款,拖欠不還款的行為,應著重考察其真實目的、雙方的關系、事情的起因、代辦人的具體行為、拖欠的情節、后果等等,從而正確判斷其是否有非法占有的意圖。如能明確想代人購物,因故未能買到挪用仍擬歸還的,不能以詐騙罪論處。如果以代購為名,行詐騙之實,騙取大量財物,大肆揮霍,根本無意歸還,也無力歸還的,應以詐騙罪論處。
(三)詐騙罪與集資辦企業因虧損躲債的界限
如果確實是集資經商辦企業,但因經營不善,虧損負債,為躲債而外出,仍屬財產債務糾紛。這同詐騙犯以集資辦企業為名,撈到錢財就逃之夭夭,以實現其非法占有的目的,有本質區別。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非法集資案件的犯罪分子,除了要承擔刑事責任外,還需要承擔民事賠償的責任,非法集資案件的被害人可以提起民事訴訟,要求犯罪分子賠償損失。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空調車不開空調乘客可以要求退票嗎
2020-11-16網絡名譽侵權怎么處罰
2021-02-15事實婚姻離婚孩子怎么處理
2021-01-22找律師發律師涵多少錢
2021-03-06原產地標記和地理標志是一樣的嗎
2021-03-26商標注冊絕對禁止條件
2020-12-01破產申報債權時債權包括利息嗎
2020-11-27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共同財產
2020-11-30人死了租地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4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哪些
2020-11-17房產土地贈與免稅嗎
2021-01-25勞動合同的效力的具體內容
2021-01-23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
2021-01-20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