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在審計評價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審計評價應緊緊圍繞被審計領導干部的相關經濟責任,對與被審計領導干部無關的行為和事項不予評價。由于經濟責任審計本身的特殊性和內容的特殊性,要求緊緊圍繞被審計領導干部的相關經濟責任展開。審計內容和審計評價內容應區別于財政收支審計。對與被審計領導干部無關的行為和事項不予評價,也不得作為經濟責任審計和評價的審計報告內容。(2)審計評價應當在審計事項范圍內進行,與審計事項無關的行為和事項不予評價。
由于經濟責任審計涉及的行為和事項較多,審計機關無需將經濟責任審計涉及的全部內容和審計結果納入審計評價范圍,但只需在確定的經濟責任審計事項范圍內進行審計評價。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不能過于寬泛,更不能超出審計職權范圍。(三)審計評價應當以審計報告所列事實為依據。
首先,經濟責任審計評價必須以審計核實的客觀事實為依據;其次,審計核實的事實必須足以證明審計評價;第三,作為審計評價依據的審計證據必須有效,即:,證據本身必須符合法律規定或者法規的要求,證據的取得必須合法。如果審計證據不足,就會形成審計風險。
(4)審計評價應以重要性為原則,一般問題不能評價。由于被審計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的復雜性,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也相當復雜。如果將經濟責任審計的所有內容都進行評價并寫入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報告,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報告會過于復雜,影響其有效性。因此,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報告應當詳細、適當,按照重要性原則強調審計評價,強調對經濟責任審計重點內容的評價,不評價一般性問題。(5)審計評價不僅要反映被審計領導干部的問題,而且要反映被審計領導干部的相關表現。審計評價應避免矛盾。
經濟責任審計要全面反映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的情況,不僅要反映被審計領導干部存在的問題,還要反映被審計領導干部的相關履職情況。否則,只對其存在的問題或績效進行評價就會產生偏差,導致經濟責任審計評價不充分、不恰當。但同時也要看到,審計評價不能相互矛盾,正面評價和負面評價不能相互沖突。(6)審計評價應注意術語的規范化和含義的明確化。
審計評價語言要簡潔明了,詞義要準確明確,避免歧義、歧義、方言。以上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你不幸遇到一些棘手的法律問題,你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有很多律師可以為你提供服務,我們也支持在指定區域網上選擇律師,他們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信息。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年人再婚需要得到子女的同意嗎
2020-12-31反擔保成立的要件是什么,組合貸款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23行政處罰公示期多久
2021-01-24香港人和內地人結婚手續
2020-12-22委托合同對于委托他人辦事的理解是什么
2021-03-17全權代理有什么效力怎么規定
2020-12-06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終止勞動合同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13員工簽訂競業限制條款注意事項
2020-12-11三類人身保險新型產品 購買時應注意事項
2021-02-25失業保險調劑金是什么
2021-02-25機動車出險如何合理獲得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事故后保險公司已理賠結案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擔責
2021-02-17保險公司如何認定死亡
2021-03-22工程質量保險怎么投保
2021-03-10交通事故訴訟是起訴司機還是保險公司呢
2020-11-20保險受益權的產生
2020-12-01事故理賠有“竅門”
2020-11-19土地入股對農民增收的意義和風險是什么
2020-11-29拆遷不簽字會強制執行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