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監督主要由企業主管部門和政府監管部門(如財政、稅務、審計、銀行等)定期或一次性進行;內部監督主要由財會部門、審計部門、,定期召開監事會(公司組織)和職工代表大會。從理論上講,現行的國有企業財務監督機制是符合客觀現實的:
但在具體的監督運行實施中,卻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主要表現在:(1)政府主管部門、監察部門和國有企業及其負責人作為監察主體,處于代理人的地位。國有資產所有者缺位,沒有所有者對經營者的監督,必然導致監督不力。(2) 地方政府、政府監管部門和國有企業之間存在利益關聯和依賴,不利于發揮監管作用。(3) 監督主體與監督客體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由于金融監管是一項非常細致復雜的工作,政府部門對國有企業的間接管理不足以獲取直接監管所需的信息,因此政府部門與國有企業相比處于信息劣勢。即使政府監管部門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行使監督權,其結果也只能是監督的客觀缺失。(4) 在企業中,對廠長(經理)的財務行為給予會計、審計等內部職能部門監督的制度安排,違背了企業管理的層級原則(從上到下)。結果一定是:“能站的就站不住,能站的就站不住。”。因此,為了加強對國有企業的財務監督,國家政府部門提出了完善財務監督的管理辦法,而財務總監的聘任制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首席財務官制度是指國家以所有者身份,從有關產權部門和政府管理部門選派首席財務官到國有獨資和控股企業中,參與企業的經營活動,建立廠長、經理、財務總監重大活動聯署制度。
這是在我國現行經濟政治體制的前提下,結合國有企業實際,以重構國有企業財務監督機制為目標,對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進行財務監督管理的制度。它是資本權力派生出來的一種外部產權監督,符合國有資本經營的特點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方向。因此,政府財產管理部門、財務管理部門和企業集團公司授權財務總監對企業進行監督,強化企業約束機制。被任命的首席財務官參與重大經營決策的審批,監督管理企業的日常財務活動,解決企業與政府監管部門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解決會計信息人為失真問題。CFO聯名簽名制度形成了董事長、總經理和CFO之間相互制約的內部權力制衡機制,形成了有制度和組織保障的有機監督體系,能夠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財務總監的資格認定和聘任,大多是組織部、財務部、國有資產部和企業董事會共同認定的結果。這是國有企業管理模式的重大變革,是國有企業領導管理體制的重大改革,為政企分開創造了條件。董事會正式任命首席財務官更符合《公司法》的相關規定。首席財務官和總會計師在就業能力方面沒有太大區別。例如:審計集團公司財務報表,會同集團公司總經理對財務報表的質量負責。參與集團公司財務管理制度和其他經濟管理制度的審批;參與集團公司重大財務決策的審批,審批集團公司重大經營、投融資方案,參與制定集團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依法檢查集團公司財務會計活動和相關業務活動的合法性、真實性和有效性,及時發現和制止違反國家財務法律法規的行為和可能給投資者造成重大損失的經營行為等。總之,他們都是管理和監督企業財務會計活動的高級管理人員。從簡化、高效的原則進行分析和評價,可以將二者合二為一。只要任命程序和監督權稍作調整,就沒有必要共存。在探索治理會計信息失真、財務管理混亂這一頑疾的過程中,建立政府管理部門和企業認可的首席財務官聘任制只是一種暫時的方式。因為從深層次分析,財務違法違紀、會計混亂、會計信息失真等問題只是現象,其實質是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失靈。導致內控制度失靈的深層次原因是國有企業產權不明晰導致的嚴重代理問題。看似“造假賬”、“造假數”、“虛報報表”是會計人員的失職行為,實則是企業管理者的失職行為。加強企業會計控制的前提是使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成為企業管理者的內在要求,這有賴于企業產權制度的改革。通過改革,企業才能真正成為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微觀主體。只有這樣,企業管理者才有建立和實施包括會計控制制度在內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內在動力,會計工作才能真正規范。我們認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制的成熟和完善,政企分開,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依法治國是企業財務監督管理的根本途徑。當前,大型國有企業和企業集團的產權制度不能大規模改變,要以新會計法實施為契機,積極推行財務總監聘任制,做好會計基礎工作。盡快培養高級財務會計人才。由于財務總監聘任制的完善和健康發展,其立足于高級人才市場的培育。沒有高素質的人才,任命的首席財務官只能是徒勞的,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國有資產仍然流失,會計信息仍然失真。完善對財務總監的社會監督和行政監督。如果任命的財務總監沒有監督考核制度,就難免與單位領導勾結弄虛作假,使腐敗合法化。如果發現首席財務官在任職期間有任何違法行為,應依法從重處罰。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仍然遇到任何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您登錄律師網律師在線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人可以聘請辯護律師
2021-01-03如何撤銷錯誤的終結裁定
2021-02-27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通過恐嚇業主承攬工程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
2021-03-16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哪些勞動合同無效?
2021-01-11涉外勞務與境內勞動派遣的區別
2020-12-05試用期交押金合法嗎
2021-02-19員工簽訂七天無工資試用期是否合法
2021-01-12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意外傷害險可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12侵權責任和產品責任可以同時主張嗎
2020-12-25董某患重大疾病,投保后保險條款不予理賠引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23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包括哪些?
2021-02-08交通肇事跑路保險能賠嗎
2020-12-29狀元紅兩全保險
2021-02-11常見的保險事故專業術語有哪些
2021-02-13保險公司以保險標的坐落地與案發地不一致拒絕理賠,怎么維權
2020-12-08公司拆遷補償款可以分紅嗎
2021-01-10被拆遷人對評估報告不滿意怎么辦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