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總結會計目標發展的基礎上,通過對目標和功能概念的分析,認為現行會計目標實際上是會計信息功能概念的錯位。然后,通過對會計信息功能實現的分析,提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會計目標,即反映主體的真實財務狀況,并認為現行會計理論實際上就是以這一目標為基礎的。我國學者認為,美國著名會計師“staubus”最早將會計目標作為一個獨立的范疇進行研究。斯塔布斯在1953年的博士論文中得出結論,如果會計的主要目的是為投資者的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那么企業財務報表的披露就應該關注包括債權人在內的短期和長期投資者的信息需求,下一步的任務是:完成的目的是確定滿足這一目的所需的信息類型以及提供這類信息的可能性。”因為“一個沒有目標的系統,特別是一個沒有明確目標的人為系統是不可想象的”,因此,1966年美國會計學會(AAA)提出“財務會計是一個信息系統”的觀點后,理論界開始關注會計目標的研究。在基本會計理論報表(asobat)中,AAA列出的會計目標是:(1)對有限資源的利用作出決策,包括確定重要的決策領域,確定目標和方向;(2)對組織內部的人力和物力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3) 記錄(保存)和報告資源的問責制;(4)有利于履行社會職能和社會控制。隨后,會計準則委員會(APB)在1970年的《企業財務報表基本概念和會計準則第4號報告》中再次討論了會計目標,并提出其基本目標是為使用者提供定量信息,幫助其做出經濟決策。同時,目標還包括對管理層的行政責任和其他管理責任的評價。然而,這一理論始于1978年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頒布的《財務會計概念聲明》(SFAC)系列1《企業財務報告目標》。據介紹,財務報告的目標是:(1)為當前和潛在的投資者、債權人和其他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作出合理的投資、信貸和類似的決定;(2)幫助當前和潛在的投資者、債權人和其他使用者評估金額、時間分布和風險股息或利息、銷售、還款、到期債券或貸款等收入和預期現金收入的不確定性;(3)提供有關企業經濟資源債權的信息,以及改變資源和債權的交易、事件和情況對這些資源的影響;(4)提供信息企業如何取得和使用現金;企業舉債和償債情況;資金交易情況;可能受到影響的企業流動性或償付能力情況;(5) 提供管理層在使用業主委托的經濟資源時如何履行職責的信息;(6)為管理層和董事根據業主的利益做出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隨著美國思想的傳播,其他研究機構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其中,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提出“財務報表的目標是向一系列使用者提供有關財務狀況的信息,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變化“在其前身《財務報表編制框架》1989年出版的《財務報表》中,財務報表還反映了管理層對委托給它的資源的管理或問責結果。用戶之所以評價管理層的責任或管理責任,是為了能夠做出經濟決策。”1999年,美國會計準則委員會(ASB)發布的《財務會計原則聲明》提出,“財務報表的目的是提供有關一個實體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信息,供廣大投資者評估其管理責任和經濟決策”。經過多次修訂,我國2006年《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也認為“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明確企業管理層的受托責任,幫助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做出經濟決策。上述研究機構的觀點基本一致:會計報表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關主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信息;會計信息使用者通常利用這些信息來評估受托責任或做出投資決策。事實上,它們認識到財務報表目標的決策有用性與受托責任性并存。雖然兩種觀點對具體的會計目標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評估受托責任的目的是對是否繼續和終止委托關系作出決策,因此在本質上也是一種決策。因此,委托責任的概念和決策有用性的概念并不是排他性的。會計目標可以統一為“為決策提供會計信息”。二是會計目標錯位。今天的會計目標是對受托責任的評估或投資計劃的決策:會計報表使用者可以根據實際結果與先前商定的準則進行比較,利用會計信息對受托責任進行評估,從而確定委托的維持或解除;也可用于投資評估:投資者根據特定目的對會計信息進行分析和再處理,然后輸入特定的決策模型,從而決定進入、維持和退出投資領域。然而,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目標,不同的目標需要不同的信息;單一的、通用的、格式化的會計報表根本無法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基于不同目標的不同而具體的需求。因此,可以認為現行財務報表并不能使許多會計信息使用者實現其目標。然而,從“決策有用觀”中的“有用”一詞可以看出,FASB所定義的不是會計目標,而是會計信息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是會計信息功能的真實表現。根據語義學,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或“效果”,在實踐中通常稱為“功能”,在理論上通常稱為“功能”或“功能”。目標是指“期望的情況或標準”。通常,“情況”與行動或組織的“目的”有關,而標準則與產品的“質量”有關。對于會計工作而言,其工作成果表現為一套以會計報表為核心的會計報表或會計報告。② 這些承載著會計信息的會計報表是會計人員工作的“產品”,因此會計(報表)目標實際上就是其“質量標準”。這里我們可以用實物產品的生產為例進行比較分析。對于產品生產來說,生產人員的目標是生產出合格的產品,而消費者的目標是通過產品的使用來滿足自己的特定需求。滿足感來自于對符合質量標準的產品的使用,而不是在沒有使用產品的情況下自動產生的。因此,基于用戶需求的產品要求應屬于產品的功能,既不是產品生產的目標,也不是產品的質量標準。如果將這種關系移植到會計產品中,當前決策有用性視角下基于會計報表使用者需求提出的會計目標,實際上是會計報表應具備的功能,是會計信息在實際使用后作用的體現,而不是會計人員的工作目標——編制會計報表的目標。實際上,會計工作或會計報表的目標應該是會計報表的質量標準,因為只要提供了符合質量要求的會計信息,會計信息使用者通過對會計信息的合理使用,實現其決策目標,實現會計報表的有效性。到目前為止,我們應該發現現行的會計目標實際上是會計職能的錯位,會計職能被錯誤地定義為會計目標。究其原因,在于會計產品的目標是從用戶(消費者和用戶)的角度來看待和界定的,而不是從會計的角度來看待和界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相關法律法規
2020-11-30養老服務機構超出業務范圍活動的如何處理
2021-01-11重婚生子可以上戶口嗎
2020-12-12事實婚姻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1-01-23傳統老字號可以轉讓嗎
2020-11-25單身不想結婚,可以收養小孩嗎
2021-03-22近親結婚可以領結婚證嗎
2021-01-29和艾滋病人結婚是無效的嗎
2021-03-02指定管轄偵查時傳喚可否異地
2021-01-29改嫁后還有繼承權嗎
2021-03-23能夠引發合同之債的有哪些情形
2020-12-17由家屬代簽解除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3-25勞務派遣用工是否有探親假
2020-11-14試用期離職領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理賠指南
2020-11-24人身保險的基本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4保險合同規定“自燃不算火災”屬霸王條款
2021-01-31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總公司變更資本金要提交書面報告嗎
2021-01-17北京可以注冊保險代理公司嗎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