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貨幣性福利的會計處理《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2014)第6條規定:“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用,應當按照實際發生額計入當期損益或相關資產成本。職工福利為非貨幣性福利的,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在會計核算方面,根據新修訂的會計準則,一般按“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核算,但在實際操作中也按“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核算。
由于非貨幣性福利的形式多種多樣,下面將介紹幾種常見的非貨幣性福利的會計處理。
(1)公司生產或委托生產的產品分配給職工時,作出如下分配決定:
借方: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
貸方: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產品公允價值+相關稅費)
實際分配;同時:
貸款: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注:如果是應稅消費品,還可能涉及消費稅)
同時:
貸款:主營業務成本
貸款:庫存商品
(二)發給員工的外包商品
發給員工的外包商品員工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采購后直接發放給員工,另一種是從采購的商品庫存中發放給員工。
1。采購的商品直接分發給員工。
決策時:
借款: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
借款: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
實際支付時;
借方: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
貸方:銀行存款等
2。庫存購貨發放給職工決定發放時:借: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貸: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實際發放時;借: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
借款:原材料等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三)企業資產無償提供給職工(如住房)
確認和提?。?/p>
借款:生產成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財務費用,等借款: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每期計提)折舊減記:借方: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貸方:累計折舊(四)提供企業租金后的撥備確認免費向員工提供住房:借方: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貸方: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每期應付租金)
每期減記: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企業高價購買的商品或服務,再低價賣給職工,實際上是對職工的補貼,如商品房、汽車等,職工必須為企業提供一定年限的服務;二是企業與職工對以后的服務年限沒有約定,或者職工已經達到企業規定的服務年限標準。
1。約定使用年限的會計處理
轉售:
借方:銀行存款
長期待攤費用(售價與成本的差額+相關稅費)
貸方:固定資產清算等
同時:
借方:固定資產清算,累計折舊等貸項:固定資產應付稅款(根據出售資產的性質,可能涉及出售后每年攤銷)借款: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貸項: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借款: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借款:長期待攤費用,無約定使用年限或員工已達到企業規定的使用年限
轉售:
借款:銀行同時:
借款:固定資產清算,累計折舊,貸款:固定資產應交稅費(根據出售資產的性質,可能涉及不同的稅費)
第二,非貨幣性福利分析中涉及的稅收處理和稅收差異主要涉及稅種,如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個人所得稅、消費稅、土地增值稅等。(1)與非貨幣福利相關的增值稅問題。將自產、委托加工的商品用于非貨幣福利的,視為銷售。
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四條規定,“自產、委托加工的商品用于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視為銷售商品。
請注意,銷售僅包括自產和委托加工的貨物,不包括外購貨物。
視同銷售應稅價格的市場價格或集團計稅價格與會計準則要求的公允價值計量之間存在差異,但兩者之間沒有差異。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條的規定,“為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購買的貨物或者應稅勞務”不扣除進項稅額。如果進項稅額已經扣除,則進項稅額必須轉出。
3。企業以補貼的形式向職工銷售自己生產、委托加工或者購買的商品或者服務。
由于本表銷售不按市場價格執行,需調整為以市場價格為計稅價格?!?a href='http://www.sdjlnm.com/tiaoli/45.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和使用商品、財產、服務進行捐贈、還債、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利潤分配,除國務院財政、稅務機關另有規定外,視為銷售商品、轉讓財產、提供服務。
本文明確非貨幣性福利應視為銷售,與會計規定基本相同,一般不會有稅收差異。
2?!蛾P于企業處置資產所得稅處理辦法的通知》(國稅函[2008]828號)規定,企業資產用于職工獎勵或者福利,因資產所有權發生變化而未進行內部處置的,按規定作為銷售收入;自制的,按企業同期同類資產對外銷售價格確定;購入的,按購入時的價格確定銷售收入。
在會計實務中,作為非貨幣性利益使用的自制資產的公允價值一般被視為出售,不存在稅務差異。
以非公允價值(提供補貼)形式出售給職工的購入資產,在增值稅中仍按公允價值計算銷項稅,并在會計核算中計算收入。因此,在提供補貼的情況下,將公司資產出售給員工時不會產生稅收差異。
3。《關于2009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通知》(國稅函[2010]148號)規定,應當考慮企業資產處置的確認?!秶叶悇湛偩株P于企業處置資產所得稅處理的通知》(國稅函[2008]828號)第三條規定,企業處置外購資產的銷售收入,按照購買時的價格確定,也就是說,企業對資產的處置不是以出售為目的,而是具有替代職工福利等支出的性質,一般在購買后一個納稅年度內進行處置。
本規定主要解決視同銷售價格的問題,可能產生的稅額差異與前2點類似。
4。根據《關于扣除企業職工工資薪金和福利費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實施條例第四十條規定的企業職工福利費包括“職工醫療、生活、住房等各項補貼和非貨幣性福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怎么算
2021-03-09證監會大股東增持法規內容是什么
2020-12-19怎么轉讓公司股權
2020-11-15著作權法保護的是哪些作品呢
2021-02-07土地轉讓金誰出
2021-01-11刑法中自首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1-07婚內協議書需要公證嗎
2021-03-05遺囑公證步驟是怎樣的
2020-12-17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1-09偽造父母死亡證明過戶是否違法,房屋過戶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5勞務合同的無效由什么確認
2021-01-24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人身保險合同的糾紛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4肖X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的民事判決書
2020-11-12住房抵押貸款保險怎么改
2021-01-19自殺是否可以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21保險法車險有哪些新變化
2021-01-03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有什么條件
2020-12-18土地上如何設立承包經營權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