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保險和解制度的重構
澳大利亞立法者強調,即使被保險人有和解權,和解也應遵循保險法中的最大誠信原則,而不應因為賠償最終由保險公司承擔而肆意增加賠償金額。如前所述,藥品公司訴保險公司案后,傳統責任保險合同中的“和解”條款受到質疑。質疑的根源在于藥品企業濫用通過合同取得的同意權。
實踐中,濫用同意權的主要表現是:保險公司接到被保險人的通知后,對通知內容充耳不聞,既不同意被保險人與受害人之間的和解,也不反對,導致被保險人左右為難,不知所措處理爭端。例如,在藥企訴保險公司案中,藥企已將鎮靜藥致兒童傷害的事實告知保險公司,并表示希望與受害人親屬協商。但接到通知后,保險公司長期不同意也不反對。在這種情況下,被保險人往往會多次詢問保險公司是否同意,而保險公司則采取拖延戰術,以領導外出等理由拒絕回答。那么,為什么保險公司不愿意及時答復呢?原因并不復雜。對于保險公司來說,一方面,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如果同意被保險人和受害人之間的和解,就應該派人參與整個協商過程,防止被保險人以保險公司為賠償依托,擅自承認賠償金額。保險公司派人參加結算談判,必須支付談判費用和人力成本。看來保險公司不愿意承擔這樣的費用。另一方面,如果保險公司反對被保險人與受害人之間的和解,受害人只能通過訴訟解決糾紛。在此類訴訟中,法院還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或第三人,保險公司將承擔更多的訴訟費用。因此,保險公司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保持沉默,既不同意也不反對和解。另外,這種態度對保險公司也是有利的。一旦被保險人未經保險公司同意進行理賠,將構成違反保險合同中“理賠”條款,保險公司可以拒絕賠付。在上述藥企訴保險公司案中,藥企在未征得保險公司同意的情況下等待了很長時間,于是與受害人親屬和解,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保險公司的這種態度讓被保險人左右為難。一方面,如果我們不及時與被保險人協商,我們將遭受越來越多的損失。受害人不僅會因拒絕協商而增加賠償數額,還可能被行政機關處以罰款。另一方面,未經保險公司同意進行結算的,保險公司可以拒絕賠付。但在保險公司一再拖延協議的情況下,很多被保險人選擇冒險與被保險人協商解決。即使面臨被拒賠的風險,也可以通過訴訟向保險公司索賠。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結束保險公司的拖延,同意理賠,將被保險人從困境中解救出來,成為立法者的首要任務。經過20多年的實踐,澳大利亞立法者逐漸建立起了新的和解制度。他們通過規定同意的時限來限制保險公司的同意權。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訴訟時效過期怎么辦
2021-01-22不屬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行使的職權的是
2021-01-09立約定金交付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10全款公寓房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1-24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法院保全船舶怎么執行
2021-03-03如何證明個人財產與債務無關
2021-01-16合同保全有哪些功能
2021-02-25關于勞務糾紛中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
2021-02-21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買賣投連險有哪些費用需要交納
2021-03-24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2021-01-26出了車禍保險最多賠多少
2021-02-17貨車沒有營運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0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保險不能理賠可以起訴保險公司嗎
2020-11-11保險公估人是什么
2021-01-20保險理賠后次年保費一定會上漲嗎
2021-02-21論訴訟代理主體之規范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