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所依據的法律是什么?
勞動合同不屬于勞動合同,不適用勞動法等法律的規定。勞動合同適用《合同法》、《民法通則》等民法。第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用人單位與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者領取養老金的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勞動關系處理。第八條人民法院審理企業的無薪職工、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提前退休人員、職工之間的勞動爭議,下崗職工和企業職工因公長期停產休假,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條【合同的定義】本法所稱合同,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平等主體的組織之間建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和其他與身份關系有關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1) 繼續表演。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情況不符合合同約定的,守約方可以要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合同義務,直至達到合同目的。這種情況大多適用于標的物具體、必須履行、不能代替履行的情形,如委托加工特定的半成品、特殊型號或規格的零部件等。(2)采取補救措施。意思是債務履行標的物的質量不符合合同約定的條件,不經進一步履行,只有采取適當的補救措施,才能達到合同目的或者守約方滿意的目的。如交付的產品質量不符合約定的,受損害方可以根據標的物的性質和標的物的大小,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返工、退貨、降價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損失。(3) 違約賠償金。指當一方或雙方違約時,違約方應向守約方支付一定金額的款項,以彌補守約方的損失,并對違約行為進行處罰的方式。在承擔違約責任后,是否繼續履行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可以由合同當事人協商確定。但當事人約定遲延履行違約金的,違約方在支付違約金后,也應當履行義務。(4)補償。一方違約給另一方造成實際損害的,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按實際損害賠償的方式。對方當事人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仍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勞動合同不屬于勞動合同,不適用勞動法等法律的規定。勞動合同適用《合同法》、《民法通則》等民法。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告不到庭是否影響庭審
2021-02-19律師函有什么法律效力,律師函有什么法律作用
2021-02-07法人設立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2-08房屋被別人做了擔保怎么辦
2020-11-29贍養包括小孩嗎
2021-02-07交通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1-03-15房產以贈與的方式給家人如何繳稅
2020-11-27房屋中介交易流程是什么
2020-12-27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試用期完離職扣一半工資怎么辦
2021-03-08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私家車投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2021-02-24解除保險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保險代理公司管理規定制度有什么
2021-01-02買了保險之后可以退保嗎
2021-03-05弱體
2021-03-13非住宅公產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01沒有一書四方案就征地,對補償會造成什么影響
2021-03-21沒有房產證可以進行拆遷嗎
2021-02-09宅基地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