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二者是否可以重復執行,但從司法實踐來看,大多數案件都是二者之一。
雖然約定解除保密期履行勞動合同義務,競業限制屬于后勞動合同義務,但從履行勞動合同的優先義務來看并不矛盾。不過,設定解密期限的目的是讓雇主有足夠的時間采取解密措施。既然解密已經完成,為什么還要進一步限制勞動者的就業選擇呢?另一方面,競業限制的期限可能比解密的期限長得多(最多兩年)。因此,用人單位有時間和條件在競業限制措施期限內采取全面的解密措施,不要求勞動者在離職前履行解密期限(只需履行30天的通知解除期限)。因此,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約定解密期和競業禁止期,明顯增加了勞動者的義務,是對勞動者的雙重限制,明顯不公平。解密期短,用人單位在此期間無需向勞動者支付額外補償,競業禁止期較長,需按月支付競業禁止補償。用人單位可根據不同情況選擇約定解密期或競業禁止期。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競業禁止的人員僅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禁止的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但不得超過兩年。從適用對象來看,設置解密期限和競業限制的對象基本相同,即負責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人員。《勞動合同法》中,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違約金的情形只有兩種:一種是勞動者違反服務期協議;另一種是勞動者違反競業禁止協議。因此,用人單位不能對違反解密期規定的員工直接適用違約金協議。用人單位只能向勞動者主張賠償權利。
知道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員工違反保密期限約定擅自離開公司,在離開公司后泄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商業秘密的,構成侵犯商業秘密行為。這時,用人單位可以根據保密協議要求賠償違約金或損失。競爭對手(勞動者的新用人單位)明知或者應當知道勞動者侵犯了商業秘密,但取得、泄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商業秘密的,也視為侵犯商業秘密。用人單位可以依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根據商業秘密的商業價值確定損害賠償金額,并向競爭對手要求侵權賠償責任。勞動者或者競爭對手侵犯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給用人單位造成50萬元以上重大損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綜上所述,現行法律沒有明確規定解密期限和競業限制是否可以重疊。從理性的角度分析,它經歷了解密期,然后才真正出現了競業限制的反復。這對工人不公平。小河可以嘗試與當地勞動監察部門溝通,了解當地有關部門對此問題的態度。如果你還需要,你可以去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賣合同怎么審查
2021-02-25對抗環保強制措施怎么處理
2021-02-13如何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09集體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1-02-05什么是非婚生子女?怎樣保護非婚生子女
2020-11-21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索取回扣造成損失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22辭退保姆說實話嗎
2020-11-22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跟房屋中介機構訂立合同要知道什么
2021-02-07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2-22有的單位在勞動合同中規定女職工結婚、生育就要離職等內容,這樣做屬于違法嗎
2020-12-20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100錯寫成1000人壽保險按哪個支付
2020-12-27保險合同要怎么簽訂
2021-03-01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0-12-16保險對小吊車理賠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