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因此出具證明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用人單位出具勞動合同終止證明的時間,為依法終止或者同時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逾期不出具證明的,勞動者可以依法申請勞動仲裁,并要求用人單位出具證明。2012年7月19日,某化工園區李先生為辦理保險,要求公司出具解除勞動關系證明,以便向檔案和社會保險公司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據介紹,公司為員工辦理了社會養老關系轉移手續。但公司以李先生不再是公司正式員工為由拒絕出具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李先生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就問能否申請仲裁?
[法律解釋]
李先生遇到的用人單位拒絕出具解除勞動關系證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此,李先生的問題不需要申請仲裁。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的證明是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條件之一。《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勞動合同終止時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并在15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應當及時為失業人員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證明,并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之日起15日內將失業人員名單告知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失業人員憑本單位出具的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證明,及時到指定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辦理失業登記;失業人員應當:,憑失業登記證和個人身份證明,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領取失業保險金手續。”勞動關系終止或者解除的證明是失業人員申請仲裁的重要證據之一。用人單位拒絕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證明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責任。《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賠償責任,是指用人單位未出具書面證明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致使勞動者不能領取失業保險、享受社會保險補貼和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行為。這些損失應由雇主依法承擔。此外,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下崗失業人員在再就業或自主創業時,可享受一定的稅收、小額擔保貸款貼息補貼等優惠政策。用人單位不出具書面證明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下崗失業人員將不能享受個稅和小額擔保貸款貼息補貼,自謀職業和再就業的,用人單位還應當依法承擔一定的責任。拒絕簽發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是一項不好的政策。
首先,用人單位要讓員工有歸屬感和終身為單位服務的動力。其次,要讓員工對職業愿景規劃充滿期待,不僅包括物質層面,還包括精神層面。第三,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設計一套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總之,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只有通過“薪、業、情”三個方面的努力,才能進一步穩定職工隊伍,促進和諧勞動關系的建立。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委托合同和代理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6什么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1-01-24醫療事故賠償中的舉證責任
2021-03-10近親結婚可以領結婚證嗎
2021-01-29假離婚算離婚么
2020-12-07仲裁條款向第三人擴張與合同相對性的沖突是什么
2021-01-22房產抵押注銷后還能調取嗎
2021-01-16個人金融信息受哪些保護
2020-11-14合同未生效不想履行了怎么辦
2021-01-20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受害人采取哪種方式索要賠償更有利
2021-02-23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罰款5至30萬的情形
2021-01-25保險代理人的職業資格證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23土地租賃合同范本(一)
2021-03-24合作社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