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終止的勞動合同至少保留兩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用人單位應當在勞動合同終止時出具勞動合同終止證明,并在15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工人應根據雙方協議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應當在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應當將解除的勞動合同至少保存兩年備查。第二,勞動合同終止與解除的區別。
勞動合同終止是指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終止雙方權利義務的法律效力。
具體來說,
1。
勞動合同終止是指勞動合同訂立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因某種法律事實自動解除或者雙方勞動關系無法繼續履行的情形。勞動合同的解除主要是基于一定法律事實的出現,一般不涉及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意志的表達。只要法律事實出現,一般都會導致雙方勞動關系的消除。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與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不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的終止分為:故意終止(《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單方提前通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單方提前通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單方提前通知解除勞動合同(第三十九條)與單方提前通知解除勞動合同(第三十七條)除(四十、四十一)外,上述解除的實現條件不同。《勞動合同法》列舉了解除勞動合同的具體情形。該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一)勞動合同期滿;
(二)勞動者依法開始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三)勞動者死亡,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失蹤的;(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五)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決定提前解散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因此,有《勞動合同法》規定的上述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勞動合同的解除與勞動合同的解除有著不同的法律程序。根據不同情況,解除勞動合同需要履行不同的法律程序。如果不履行必要的法律程序,勞動合同的終止就可能是違法的,使當事人預期的終止效果無法顯現,甚至要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在很多解除勞動合同的案件中,除了故意解除和在人身威脅、強迫勞動的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外,沒有必要履行相應的法律程序。
根據我國法律,勞動合同文本至少保存兩年。由于勞動爭議有一定的起訴期,在這一期間,勞動合同可以作為處理勞動爭議的重要依據之一。如果你需要更多的幫助,你可以去律霸進行法律咨詢。小編愿意幫助你。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故認定書一直不出來怎么辦
2021-01-15征地補償流程有哪些
2021-03-22公證員能作為公證當事人的代理人嗎
2021-03-24法律顧問和外聘律師的區別
2021-03-012020年山東省各市消費者投訴協會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1-14女方扔下哺乳期孩子違法嗎
2021-02-09代位繼承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7放棄繼承權允許撤回嗎
2021-02-01土地確權后還能建房嗎
2020-12-17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租賃期內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2-03勞動合同未到期補償金多少
2021-02-06競業限制補償金如何生效
2020-12-26勞務公司拖欠員工工資該怎么做
2021-02-15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怎么進行
2021-01-08借款會有哪些要求
2020-12-11保險合同生效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2020-11-13保險公司利用公司內部文件規定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25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