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的終止是指勞動合同生效后,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一方或雙方表達意愿,解除合同關系的法律行為。勞動合同解除包括法定解除、協商解除和協議解除。勞動者可以通過這三種方式解除勞動合同,但在實踐中要注意不同解除方式的條件。根據《勞動法》等法律法規,勞動者依法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幾種:
1。辭職權:我國《勞動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時,勞動部辦公廳《關于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批復》(勞辦發〔1995〕324號)規定:“勞動者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提前30天寫信。勞動者未經用人單位同意,應當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上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解除。”這是勞動法賦予勞動者自主選擇職業的權利。它是勞動者的一項基本權利,通常被稱為“辭職權”。勞動者行使辭職權時,未經用人單位同意,可以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者在行使辭職權時,應注意兩點:一是勞動合同約定違約金的,或者用人單位支付培訓費的,應當按照約定承擔賠償責任;二是提前通知日期應當符合法律規定,否則用人單位不得同意解除勞動合同。《勞動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一)試用期內;
(二)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3) 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強迫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也可以支付補償:(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二)不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三)無故克扣、拖欠勞動者工資的;(四)因延長工作時間而拒不支付勞動者工資的;(五)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第三,勞動合同有約定事由的,勞動合同終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提出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什么
2020-12-05借貸軟件侵犯個人隱私如何解決
2021-02-28怎樣處理同時申請的相同商標
2021-03-06什么是公司破產程序終結
2021-01-11破產和解制度對債務人的積極意義是什么
2020-12-05訴訟公告費由誰承擔
2021-02-08協議管轄錯誤怎么辦
2020-11-242021孩子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
2020-12-24銀行卡被司法凍結了,公安局會聯系嗎
2021-03-08被財產保全了銀行卡還能用嗎
2021-01-12房產中的公攤面積怎么算
2020-12-14單位能否辭退拒絕加班的職工
2020-12-29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有什么規定
2021-03-21保險公司中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包括哪些
2021-01-30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5車撞犬引發的保險理賠問題
2021-01-05財產保險中出現施救費用怎么賠
2020-11-24內部承包合同有何效力
2021-02-12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屬于什么案件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