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授權的處置合同有哪些法律規定我國《合同法》第51條規定:“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經債權人追認或者無權處分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合同有效。”,通常會出現無權使用合同處分他人財產的人。如何處理這些合同的效力是司法實踐中必須回答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合同的法律效力問題,保護合法權利人的利益,有必要在《統一合同法》中作出規定,所謂無處分權人是指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或擁有財產所有權但因其對財產的義務而不能自由處置的人。例如,如果a將某物出租給B使用,但B非法將其轉讓給C,則B和C之間的銷售合同屬于因未經授權處置而訂立的合同,因為他們無權處置他人的財產而簽訂的合同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實施了處分他人財產的行為。這里所說的處分是指法律意義上的處分,例如財產轉讓、財產贈與和設定財產抵押。財產只能由有權處分的人處分,而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是對他人財產的侵犯。即使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共同所有權,也只能依法處分其應得的部分,不得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由于共有財產屬于所有共有人,共有人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擅自處分共有財產,構成未經授權處分行為。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訂立的合同,必須經債權人事后追認,或者在合同訂立后取得財產處分權。這里的債權人是指有權處分財產的人。所謂批準,是指權利人同意財產處分的意思表示。此類批準可直接向買方或處置人作出;可以口頭或書面形式。無論采取何種形式,批準都必須以明顯的方式進行。沉默和不作為不被視為批準。批準是一種單方面的意愿表達,其目的是使未經授權而訂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在債權人批準前,因無權處分而訂立的合同處于未決有效狀態,買受人可以在批準前解除合同;經批準后,本合同自訂立時起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均可根據本條規定要求對方履行其合同義務,無處分權人在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本合同仍然有效。無權處分的實質是處分人擅自處分他人財產,侵犯他人財產權。如果處分人在合同訂立后獲得產權或處分該財產的權利,則可以消除未經授權處分的狀態,從而使合同生效。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未經授權處分合同法律規定的相關內容。一般來說,如果未經授權的處置合同由有權處置的人批準,則該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在批準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權。如果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不妨在網上咨詢我們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代理交通事故律師業務范圍
2021-02-14公司在試用期開除員工有經濟賠償嗎
2021-01-19追索權發生地有管轄權嗎
2021-03-02商品房住房面積怎么計算
2020-12-27工傷賠償與交通賠償有抵觸嗎
2021-02-26民間借貸到期后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2021-02-28經濟賠償金有上限嗎
2020-11-22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可以代位參與繼承嗎
2021-01-25預付款和應付款的區別
2021-02-05保管物因自身瑕疵毀損損失誰來承擔
2021-03-24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員工意外險怎么做賬
2021-01-02保險公司賺錢的方式是什么
2020-12-17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快速理賠保險定損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8“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07承運人無單放貨,正本提單持有人如何索賠?
2020-11-24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交通肇事賠償保險公司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