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勞動合同終止后,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一次性支付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如果雇主無故扣留或延遲工人的工資,或拒絕向工人支付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除在規定時間內全額支付工人的工資報酬外,還應支付相當于工資報酬25%的額外經濟補償。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補足低于標準的部分,并按照低于標準部分的25%另行支付經濟補償。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后,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支付相當于每滿一年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作時間不足一年的,按一年標準給予經濟補償。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或者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后,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支付相當于每滿一年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并支付不低于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貼。大病和絕癥患者也應增加醫療補貼。大病患者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貼的50%,絕癥患者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貼的100%。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相當于每滿一年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雇主將根據工人在該單位工作的年數,支付相當于一整年工作時間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用人單位瀕臨破產,在依法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需要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崗職工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經濟補償。在本單位工作滿一年,給予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解除勞動合同后,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除全額經濟補償外,還應當按照經濟補償金額的50%追加經濟補償。經濟補償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在企業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合同終止前十二個月內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按本單位職工工作年限計算支付,但最高工資不得超過12個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劃撥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03暴力查封的行政強制措施能否提起行政復議
2021-01-04強制執行公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02網絡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1-24用電信息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3-18贈與房產配偶有份嗎
2021-01-25配偶是否承擔另一方的擔保債務
2021-03-21工地上受傷老板不負責任怎么辦
2021-02-10房地產中介服務合同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3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競業限制時間不得超過多久
2021-01-16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勞務分包合同應蓋什么印章
2021-01-07實習期工資與轉正工資的關系是什么
2021-01-07員工調崗后主動辭職有沒有經濟補償金
2020-12-30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投資理財保險的定義
2021-03-03外資保險公司因分立解散需要批準才能解散嗎
2021-01-06交通世故鑒定結果出來了保險公司多久能賠錢
2020-12-19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