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齊申請到一家貿易公司擔任技術總監,雙方簽訂了為期五年的勞動合同。不久前,該公司更換了經理。新經理一上任,幾乎所有的管理人員都換了,齊也被列入裁員名單準備。齊不服,向當地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貿易公司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經審理,仲裁委員會認為,勞動合同訂立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如果雇主在與工人協商后未能就合同變更達成協議,雇主可以提前30天發出書面通知或向工人額外支付一個月的工資來終止勞動合同。勞動部解釋說,“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客觀情況”是指發生不可抗力或其他情況,使合同的全部或部分條款無法履行無法履行的勞動合同,主要包括:企業遷移、部門合并、企業產品結構調整等,雖然用人單位名稱或法定代表人變更、企業內部承包、企業分立或合并等情況屬于客觀情況并發生重大變化,這些情況不會影響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勞動法》第35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的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出資人的變更,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p> 最后,仲裁委員會支持齊的仲裁請求,即協商(和解)(1)如果通過協商達成協議,則應簽署書面和解協議。和解協議對雙方均有約束力,雙方應履行。調解(1)調解委員會由勞動代表和企業代表組成。人數由雙方協商確定,雙方人數應相等。職工代表由工會委員會成員擔任或由全體職工選舉產生,企業代表由企業負責人指定。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工會委員會委員或者雙方選舉產生的人員擔任。當事人不申請調解的,經雙方同意,調解委員會可以主動調解。仲裁并非各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按行政區劃設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工會和企業的代表組成。訴訟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同一仲裁裁決包括終局裁決和非終局裁決。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按照非終局裁決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強險在哪些情況下不理賠
2020-12-29新民訴法關于財產保全的規定
2020-11-29合同法關于違約金標準
2020-11-15房產交易需要土地證嗎
2021-02-20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老婆出軌離婚孩子歸誰可以探視嗎,撫養權判定條件
2021-02-17雙方的合同什么情況下表示已經成立
2021-01-04第一次入職的就業證如何辦理
2020-11-13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2020員工勸退賠償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4自助寄存柜中丟包,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29航班延誤險延誤時間如何計算
2020-11-23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保險合同有什么客體要件
2021-02-19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董某患重大疾病,投保后保險條款不予理賠引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23什么是出口保險理賠
2020-12-30異地事故保險怎樣理賠
2021-01-02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正式落地實施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