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看到勞動爭議的賠償問題。用人單位解除合同勞動關系的,每滿一年支付一次工資,最高工資不得超過十二個月。在本公司工作十年的,不得解除合同勞動關系,但是,如果該公司表示在合同第十年(每年一次)到期后不會續約,會有補償嗎?因為我在這家公司工作了十年,我很累。如果認為沒有補償,是否有許多單位鉆空子,不解除合同,但在合同到期后不續聘而不付一分錢?即使你工作了十年或二十年,回答:事實上,這不是政策差距的誤解,而是你沒有完全理解中國的勞動法,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除了少數地區的生活津貼規定外,終止勞動合同沒有經濟補償。這些規定之所以有充分的法律依據,可以看出勞動合同終止時為什么要有經濟補償。解除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在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單方面要求終止勞動合同的履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建議必須符合法定條件。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或者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勞動合同訂立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時,需要支付經濟補償。法律之所以規定這一點,是因為用人單位在終止勞動合同時違反了勞動合同約定的期限,這將不可避免地給另一方造成損失,例如工人將尋找新工作,并將失業一段時間??紤]到這種后果是由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造成的,有必要對勞動者給予經濟補償,換言之,在立法上考慮設立經濟補償時,必須考慮以下兩點:⑴ 違反勞動合同規定⑵ 給對方造成損失
為什么在勞動者提出終止勞動合同時,沒有必要給予用人單位經濟補償?這是因為當工人離開該單位時,他們通常不會給該單位造成嚴重損失。順便說一句,為了防止雇員離職給雇主造成損失,法律規定雇員必須提前30天通知雇主,以便雇主做好準備。該法還建立了解密期制度,以便雇主的重要人員可以同意提前六個月通知雇主。在這種保護下,除非用人單位放棄其權利,否則其利益仍然可以得到保護,因此經濟補償制度不再建立。讓我們看看勞動合同的終止。什么是勞動合同的終止?一般來說,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勞動合同的期限在勞動合同簽訂時由雙方確認,因此,在合同到期時終止雙方的勞動關系是雙方意愿的體現,符合雙方意愿的表達。即使雙方后來改變了意圖并食言,他們當時也不能改變協議。這是合同存在的基礎。既然雙方約定終止勞動合同,且雙方已依法履行勞動合同的內容,為什么一方要給予另一方經濟補償?為什么勞動者不給用人單位經濟補償?因此,不設立經濟補償金的最根本原因是遵循勞動合同的規定。此外,雙方已經約定了勞動合同的終止日期,表明雙方都知道合同何時終止,因此這一事項是可以預見的。勞動合同終止后,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可以根據這種情況為自己做好準備,因此不存在任何損失。即使有損失,也是由于損失方的疏忽和沒有做好準備,損失應由其自己承擔。我們想告訴您,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時代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過去,計劃經濟中雇主放棄一切的想法早已落后于時代。如何不斷學習,提升自身價值,實現做一個有長遠抱負的老英雄的目標,是在與雇主的談判中占上風的本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刑事賠償案件中應如何掌握錯拘、錯捕、錯判的范圍
2021-01-31開發商承諾的學區房難落實,是否可以主張違約賠償
2021-01-21房屋出租后,房東能否隨意帶人看房
2021-01-30名譽權被侵犯有哪些懲罰
2021-01-09廠房買賣合同范本
2021-01-12“假結婚”與“假離婚”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0-11-26事故賠償如何認定
2020-12-11婚內夫妻債務怎么分離
2021-01-02校園霸凌到底該如何預防
2021-01-16學生在學校發生意外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1-18提前離職扣工資嗎
2021-02-25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員工連帶刑事責任怎么處理
2021-02-14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試用期離職主管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05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能退嗎
2021-03-11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保險人的違約行為有哪些
2020-11-30出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