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勞動合同終止經濟補償制度,是為了確保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后和尋找新工作之前,對其基本生活費用或繼續治療疾病的能力有必要的保障。并非所有被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都能享受雇主的經濟補償。從《勞動法》的規定可以看出,除用人單位因違紀違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外,用人單位應當依法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者有權獲得的經濟補償包括以下兩個方面:1?勞動合同終止時,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年支付相當于其標準工資一個月的生活津貼,但不得超過其標準工資的12個月?根據《國有企業實施勞動合同制度暫行規定》和《全民所有制企業聘用農民合同工規定》,如果工人或農民合同工在勞動合同終止前患病或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勞動合同終止的,企業應當按照《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的規定,支付相當于其工資3至6個月的醫療補貼,工人的經濟補償應由雇主一次性支付。經濟補償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在企業正常生產條件下,合同終止前12個月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經濟補償金應當在企業成本中列支,不得侵占企業按規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費。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12種:。用人單位提出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或者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單位提前30日通知勞動合同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培訓或調整后仍不能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提前30日通知勞動合同終止勞動合同的。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用人單位未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用人單位提前30天通知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依照《企業破產法》的規定進行重組,并依法裁減人員。用人單位生產經營困難嚴重,依法裁減人員的。企業變更生產、重大技術創新或經營模式調整,勞動合同變更后仍需裁減人員,用人單位依法制定裁減程序的。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條件發生的其他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用人單位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裁減人員的。勞動合同期滿,勞動者同意續簽勞動合同,但用人單位不同意續簽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終止定期勞動合同。因用人單位依法被宣告破產,勞動合同終止。因用人單位營業執照被吊銷、責令關閉、被吊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勞動合同終止。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糾紛時,如果您不能自行解決,可以向律霸律師咨詢。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三板定向增發規定
2021-01-06房屋不動產房貸沒結清怎么辦贈與
2020-11-16被扶養人生活費怎么計算
2021-01-02理財產品需要申報個人財產嗎
2021-01-26違約責任是財產責任嗎
2020-12-15房產證抵押給銀行可以轉賣嗎
2020-12-13強拆住宅是非法侵入罪嗎
2021-02-12肇事司機死亡,可否要求其家屬賠償
2021-01-22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二)
2021-02-16也談《“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客戶交通意外致高殘 民生人壽理賠1.5萬
2021-01-16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法律上分紅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6保險公司對交通事故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01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舉證責任時怎樣劃分的
2021-03-03自然災害車險賠嗎
2021-01-31鞭炮炸花車,保險怎么賠
2020-12-25土地承包有時間限制嗎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