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索賠規定雇主為雇員辦理了工傷保險。之后,員工被診斷為二級職業病,勞動行政部門進行了工傷鑒定和勞動能力鑒定,構成三級殘疾。該受傷工人的工傷治療是由工傷保險站負責還是由雇主負責?其法律依據是什么?律師:
I.工傷事故的概念:指工人、員工和員工個人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遭受的人身傷亡的突發傷害事故。此外,它還包括患職業病
工傷事故的法律特征:
1。工業事故是指企業(包括私人雇員)發生的事故。具體地說,是指全民所有制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個體工商戶、合伙企業以及雇傭他人從事勞動的組織。按照或者參照國家公務員制度進行人事管理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因工負傷、患職業病的,由其所在單位支付費用。其他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各類私營非企業單位的工傷保險等辦法,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人事行政部門、民政部門、稅務部門另行規定,國務院財政部門和其他部門參照本條例執行,報國務院批準后實施。【注:《工傷保險條例》第62條】
2。工業事故是指各類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雇傭的員工遭受傷亡的事故,包括受傷、殘疾和死亡,不包括財產損失。這里的勞動者是指與用人單位有各種形式和不同時期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咀ⅲ骸豆kU條例》第61條第1款】
3。工傷事故是指員工履行工作職責時發生的事故。判斷工傷事故的關鍵因素是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和因工作原因造成的人身傷亡,即只要人身傷亡發生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和工作原因內,就屬于工傷事故。工傷事故是雇主和雇員之間產生權利和義務的法律事實。一旦發生工傷事故,雇主和雇員就形成了損害賠償的權利和義務。賠償的權利和義務不因受傷員工的過錯而改變。但是,在賠償后,如果員工因事故而有過錯,例如非法操作,雇主可以根據工廠紀律和法規對員工進行處罰
中國勞動立法的規定
1。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工作原因發生事故受傷的;(2) 在工作時間前后從事與工作場所工作有關的準備工作或最后工作時因事故受傷;(3)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履行工作職責而遭受暴力和其他意外傷害;(4) 患有職業病;(5) 因工負傷或者因事故下落不明的;(6) 在上下班的路上,因機動車事故受傷[注:關于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上班途中”既包括員工的正常工作,也包括員工的加班;“因機動車事故受傷”可由員工駕駛或乘坐的機動車事故,或由員工的其他機動車事故引起。];(7)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離婚后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0-11-16離婚凈身出戶協議寫明不出撫養費是否合法
2020-11-14股權轉讓發生糾紛可以減資嗎
2021-03-09當事人能否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1-12房屋轉讓居間協議范本
2021-03-18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事實勞動關系屬于勞動關系嗎
2021-03-2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意外險保障范圍
2021-02-09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交通事故保險怎么理賠
2020-12-21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義務
2021-03-24保險公司假現場拒賠合理嗎
2021-03-17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包括哪些人
2021-03-06房屋贈與期間拆遷補償怎么辦
2021-03-18陽山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21對拆遷安置權益有異議怎么辦
2021-03-12農村拆遷補償款投資股權是否要繳稅
2021-02-01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款都包括哪些,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