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被申請回避的人應當中止參加本案,但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回避申請,應當自提出申請之日起三日內作出口頭或者書面決定。(三)當事人在審判期間臨時申請回避的,可以延期審判。由于上述申請期間存在過于寬松、不穩定、不確定的情況,加之申請回避的法律后果,不難看出,現行的申請回避制度容易出現以下弊端。
事實上,一是一些當事人濫用審前申請撤訴的權利,拖延了審判。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在庭審中提出回避申請可以延期審理是法定情形之一,當事人享有的申請期間包括庭審時間,這就給了一些當事人惡意提出回避申請的機會,列舉各種理由,甚至故意保留向庭審申請回避的權利,以達到拖延庭審的目的。撤銷申請是指什么?
申請回避,是指人民法院審判人員和其他人員(書記員、鑒定人、勘驗人、翻譯人員)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或者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原則和制度,當事人可以申請該人員退出案件審理。作為訴訟中的一項法律制度,申請回避是當事人一項極其重要的訴訟權利。這也是民事訴訟的重要步驟之一。這對于加強審判監督,提高審判質量,防止司法不公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立法高度重視黨的申請回避權?!睹袷略V訟法》有許多規定,第四章也有相關規定,體系比較完整。但筆者發現,雖然我國對申請回避制度作出了明確規定,但在實際操作中仍存在一些缺陷,這對案件的審理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與之密切相關的程序的操作。有權申請回避的情形一般來說,法官、檢察官、偵查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其回避:。上述三類人員是本案當事人或當事人的近親屬;
2本案有利害關系;
3。曾擔任本案證人、鑒定人、辯護人或者訴訟代理人的;
4。以前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本案的。其中,法官與本案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近親屬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申請回避。此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申請撤職:(一)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二)為當事人推薦、介紹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或者介紹律師和其他人員辦理案件,當事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也有權違反規定申請撤職(三)索取或者收受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財產或者其他利益;(四)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宴請,(五)向當事人及其委托人借貸財物的;(六)有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不當行為的。
以上知識是小編對“當事人申請撤訴有何后果”問題的回答。在法院對撤訴申請作出判決前,被申請撤訴的人應當停止參加案件工作,法院應當在三日內對撤訴申請作出決定。如果您需要律師提供法律咨詢,歡迎您到律霸尋求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改制屬于法院受理范圍嗎
2021-01-14涉外合同法律沖突如何解決
2021-02-17律師費用由誰承擔
2021-01-12專利初步審查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4資產拍賣程序的中止和終止
2020-11-30沒有借條,能以聊天記錄為證據起訴要求償還債務嗎
2021-02-16基本的購房知識匯總
2020-12-11集資房算什么性質
2020-12-02勞動關系的概念
2020-12-29試用期離職主管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05商家銷售舊貨應否承擔質量責任
2021-01-26保險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嗎
2020-11-12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問題有哪些
2020-12-31運輸貨物毀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2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發生車禍理賠多久時間有效
2021-01-19對待不屬于保險責任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2020-12-28保險經紀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02投保協議
2021-02-27旅游保險是怎么一回事,旅游保險究竟包括哪幾種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