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七條規定,任何單位不得因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原因降低女職工工資,辭退女職工,單方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例外情況是,女工要求終止勞動(雇傭)合同或服務協議。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四)女勞動者處于懷孕、分娩、哺乳期的;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符合本法第四十七條的經濟規定,賠償標準為賠償標準的兩倍。用人單位在休產假前辭退懷孕職工,應當支付產假工資。《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五條不得因懷孕、分娩、哺乳等原因減薪、辭退、終止勞動或者與女職工訂立勞動合同。
第七條:女職工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假15天;難產增加產假15天;多胎生育每增加一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第八條女職工在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由生育保險基金按照參加生育保險的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支付;未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標準支付。
參加生育保險的女職工生育、流產的醫療費用,按照生育保險規定的項目和標準,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未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雇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實施意見》第三十四條規定,除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在醫療、孕產、哺乳期間,不得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期限自醫療期滿、懷孕、分娩、哺乳期滿之日起自動延長。《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規定:“職工參加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不依法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職工可以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解除勞動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勞動者因用人單位不繳納社會保險費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品買賣合同糾紛有時效性嗎
2021-01-29建筑工程轉包違法嗎,轉包怎么處理
2021-02-13開發商征地和征地有哪些差異
2021-01-13運輸危險貨物的船舶應當經什么認可的船舶檢驗機構檢驗合格
2021-03-07股權激勵可否抵押擔保
2021-02-20執行異議之訴應向哪個法院起訴
2021-01-16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入獄者是否喪失繼承權
2021-02-08在商場受傷怎么辦,都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31二手房購房定金合同范本
2020-12-28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擴大勞務分包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0-12-25延長假期加班企業如何發放加班費
2021-01-08自助寄存柜中丟包,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29保險公司在有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該怎么做
2021-01-02旅游費含保險受傷有沒有理賠
2021-03-25未交保險費 未填保險單 卻持有保險證
2020-11-27進出口貨運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0-11-22責任書出來后保險多久理賠
2021-02-08兼業保險代理人必須符合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