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在企業投產前或合資經營期間轉讓其股份是一種普遍現象。我國現行法律制度不完善,對股權轉讓過程中的一些糾紛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據。因此,有必要探討如何處理股權轉讓的法律問題。一、股權和股權轉讓的概念、法律特征和形式。以
代替“出資”、“注冊比例”、“投資比例”、“投資權”等,但這些名詞在內涵和外延上并不等同于股權概念的具體含義。對于公平的概念,各國尚未形成統一的認識。究其原因,主要是從理論上講,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與有限公司的股權有很大的區別。兩個概念一旦混淆,必然會產生分歧;從各國的立法實踐來看,立法意圖存在客觀差異。有的國家在立法上明確了股權的概念和性質,有的國家賦予外國投資者的權利范圍也有寬有窄。因此,股權差異的表述并不一致。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股權,是指投資方(股東)對合營企業的財產享有所有權和分配投資收益的權利,以及承擔企業虧損風險的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第一條的規定,中外投資者按照其出資額占整個合資經營企業注冊資本的比例,享有相應的股權,并成為合資企業的股權所有者,因為他們擁有合資企業的股權。中外股東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股東投資于合資企業后,其投資于合資企業的財產與其其他財產分離。因此,股東和合資企業之間的聯系是由于股權,而不是投資的財產,更不用說他們擁有的其他財產了。股權是投資者對合營企業行使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基礎。股權應當包括表決權、經營權、利益分配權和投資轉讓權。由于我國現行法律中沒有現行股權的概念,上述股權內容在立法中的體現不完整、不明確、不具體,這是我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缺陷。股權轉讓是中外合資企業股東按照平等互利、協商一致的原則,將其持有的全部或部分股權轉讓給合資企業另一方或合資企業雙方以外的第三方的法律行為。從根本上講,股權轉讓是由合資企業作為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律性質所決定的。因為在合營企業中,合營企業的投資折合為股份,各方按照投資比例行使一定的權利,承擔一定的責任。為了保證社會經濟生活的穩定,使公司承擔一定的責任,各國立法對有限責任公司實行資本固定制,即公司存續期間不減少注冊資本總額,股東不得減少出資。《公司法》第三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二十二條也有類似規定。同時,《公司法》第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第四條、《實施條例》第二十三條為股權轉讓提供了法律依據。因此,如果股東因公司原因不能繼續對合營企業進行投資,只能將其股權轉讓給他人,不能提前退股或迫使公司購買其股權。此外,轉讓股權須經合營另一方批準。合資公司股東出資只能轉讓的特點,不僅不同于無限公司股東可以退股,但也不同于有限責任公司在一定條件下允許公司抽回或購買股東的出資。股權轉讓的法律特征如下:1。轉讓方必須是持有合營企業部分股權的股東,受讓方必須是中國企業、公司或者其他經濟組織,或者是合營另一方以外的外國自然人、公司或者其他經濟組織。② 股權轉讓的標的是轉讓方對合營企業的全部或部分投資。③ 股權轉讓后,合營合同主體發生變化或增加,但內容不變。原合營合同對變更或者增加的主體具有同等約束力。④ 股權轉讓是一種法律行為,即必須經過一定的法律程序。股權轉讓除經合營另一方同意外,還應按照《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登記管理辦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申請審批程序暫行規定》的有關規定辦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登記審批程序。具體股權轉讓雙方應當將協議報原審批機關批準備案。新成立的合營企業應當向工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
股權轉讓由轉讓方和受讓方簽訂股權轉讓協議進行。根據股權轉讓的金額,股權轉讓可以分為兩種形式。首先是所有股份的轉讓。這種轉讓會帶來四種后果:1)中方將其全部出資轉讓給另一家中國企業并自行退出,但該企業仍作為合資企業存在,其性質和法律地位不變,只是主體發生了變化。② 如果外方將其全部資本轉讓給另一外方,則該企業仍作為合資企業存在,與①相同。③ 外方應將全部出資轉讓給中方合資企業或其他中方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因此,合資企業已成為一個純粹的中國企業,其性質和法律地位發生了變化。④ 如果中方將全部出資轉讓給外國合資企業或其他外國投資者,該企業將由合資企業變為外商獨資企業,其性質和法律地位也將發生變化。二是轉讓部分股權。這種轉讓是目前合資企業股權轉讓的一種常見形式。通常的做法是,合營企業中的一方(或各方)將其出資的一部分轉讓給第三方(通常是與合營企業有密切業務關系的企業),并作為合營企業留在合營企業中。轉讓的結果是,將雙方(或多方)的合資企業改為三方(
或多方)的合資企業,只會增加合資企業實體的數量,而合資企業的性質和法律地位不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合營企業的股權轉讓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才能產生法律效力。
(1)轉讓方已完全履行約定的出資義務。股權轉讓是指合營者將其在合營企業中的股權轉讓給另一方或合營企業以外的第三方。作為股東,合營企業必須履行合同規定的出資義務。合資企業的這項義務是第一項也是最重要的義務。各方的投資不僅是合資企業成立的基礎,也是各方享有相應權利的基礎。合營企業不履行出資義務的,無權轉讓其股權。如果投資者不支付其投資,將構成違約。如果他(她)轉移了他(她)未完成的投資金額,他(她)本質上是在逃避和推卸法律責任。這是國家法律法規不允許的。投資者已按合同規定履行部分出資義務,因故確實不能繼續出資的,應當依法減少合營企業的注冊資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怎么提取公積金,違規提取公積金怎么處罰
2021-02-18我國法律中是如何規定誣告陷害罪的
2021-01-23共同保證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24事實勞動關系主要包括哪幾種情形
2021-01-15監護人能抵押孩子的房產嗎
2020-11-18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
2020-11-26員工不辭而別的話單位要怎么處理
2021-02-25公司被合并重簽合同有賠償嗎
2020-11-20勞動關系轉移是什么意思
2020-12-07中年人離婚協議書該如何書寫
2021-02-05工傷中侵權人應當怎樣賠償.
2020-11-22合同債權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2居間合同的報酬有限制嗎
2020-11-27出售民間偏方治病出售民間偏方都構成銷售假藥罪嗎
2020-11-15試用期工資的約定
2021-02-07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貨物運輸保險糾紛案例
2021-03-17投保人以賠償協議顯失公平為由要求變更是否應予以支持?
2020-12-26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為員工購買保險算工資福利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