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夫妻共同生活的債務,離婚時應當一并清償。共有財產不足清償或者共有財產歸各方所有的,雙方應當約定清償共有財產。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由此可以看出,“夫妻共同生活債務”應視為夫妻共同債務。夫妻共同債務一般包括:日常生活債務;生產經營債務;夫妻雙方或一方治療疾病的債務。個人債務是指夫妻為滿足個人需要而借入的債務。根據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個人債務包括:。男女婚前所負的債務,即一方或雙方婚前所欠的債務。離婚時仍視為個人債務,由個人承擔。
2。雙方約定由個人承擔的債務,但以逃避債務為目的的除外。所謂“協議”,是夫妻雙方經過協商,就應由誰承擔債務達成的一種協議。雙方同意這項協議。但雙方以逃避債務為目的的協議無效。
3。未經對方同意,一方對無贍養義務的親友的債務給予補助。這筆債務應由個人承擔。4未經對方同意,一方集資單獨從事經營活動,其收入不用于共同生活的債務。這種債務應由個人承擔。其他應當由個人承擔的債務。比如,一方借錢給另一方參加高消費的文化娛樂活動,或者為個人購買貴重的生活用品。一方從事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債務。
個人債務的認定方法有以下幾種:一是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向他人借款,夫妻雙方無異議的,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二是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向他人借款,另一方有異議并能證明債務是一方和債權人的個人債務,是個人債務而不是夫妻共同債務;三是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向他人借款,另一方有異議但無證據證明是一方的當事人個人的債務,一方應當證明債務的原因。能夠證明是夫妻共同生活或者履行贍養義務的,視為夫妻共同債務。無法證明的,視為夫妻個人債務。第二,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應以自己的名義承擔債務。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配偶一方以自己名義的債務是個人債務還是共同債務,應當根據債務的性質、形式、范圍、原因和去向來判斷。因日常生活需要產生的債務,確認為夫妻共同債務,超出日常生活范圍的,確認為個人債務,但貸款人能夠證明從債務中取得的財產用于家庭日常生活和經營需要的除外,或者夫妻的另一方后來承認債務。
根據《婚姻法》第41條,同居是夫妻共同債務的固有性質,是夫妻共同債務與夫妻個人債務的根本區別,是認定夫妻共同債務的唯一法律標準。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自己名義發生的債務,債權人主張權利的,作為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是,除非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和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的情形。”夫妻共同債務的性質決定了夫妻一方必須借錢維持共同生活。因此,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應以滿足夫妻共同債務的性質為前提。
所謂夫妻共同債務,通常是指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或一方為維持共同生活而從事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債務。夫妻共同債務主要表現為夫妻共同生活或履行贍養義務。事實上,這僅限于日常家政代理的債務。根據《婚姻法解釋(一)》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因日常生活需要,有家庭代理權,但非因日常生活需要而作出的重要財產決定,應當經對方同意。它將夫妻一方的個人債務限制在日常家庭代理或“為夫妻共同生活”的范圍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規定,不能機械地套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對外借款的性質根據《婚姻法解釋(二)》,但應根據舉證責任分配原則確定舉證責任由債務人承擔。債務人不能舉證的,由債權人承擔舉證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規定》第二條規定:“當事人有責任提供證據,證明其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證明當事人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一方承擔不利后果。”這是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即“誰主張舉證責任”。相關知識:最新司法解釋對夫妻債務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即夫妻共同簽字或夫妻事后認定的債務。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以自己名義承擔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對于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自己名義欠下的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債務,人民法院不支持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提出的債權請求,除非債權人能夠證明債務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共同意志的表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局工傷鑒定標準
2020-11-28長時間不能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1-01-21單獨保證與共同保證的責任承擔有什么不同
2021-03-08買賣合同未開具發票能否請求賠償
2021-03-16買房子沒有土地證有什么后果
2020-11-18交通事故索賠訣竅:尋找最佳法院
2021-02-03勞動關系轉移是什么意思
2020-12-07離婚協議書反悔如何處理
2021-02-28按揭房解押要多久
2020-12-24多人居間合同怎么簽才有效
2021-01-29公房使用權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1-06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勞動合同常識
2021-03-05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勞動糾紛勞動局該不該管
2021-01-01離婚如何分割人壽保險金
2020-11-16<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免賠額的形式有幾種
2021-03-24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