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2009)高行終字第591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臨海市利國機械電器廠,住所地浙江省臨海市城東閘頭。
法定代表人李順利,廠長。
委托代理人蔡正保,男,漢族,1951年10月23日出生,臺州市方圓專利事務所專利代理人,住(略)。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西路9號銀谷大廈10-12層。
法定代表人廖濤,副主任。
委托代理人張宗任,該委員會審查員。
委托代理人瞿曉峰,該委員會審查員。
原審第三人翁新華,男,漢族,1970年10月26日出生,住(略)。
委托代理人朱世東,男,漢族,1940年11月17日出生,北京金言誠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專利代理人,住(略)。
原審第三人賀海兵,男,漢族,1969年12月28日出生,住(略)。
委托代理人朱世東,男,漢族,1940年11月17日出生,北京金言誠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專利代理人,住(略)。
上訴人臨海市利國機械電器廠(簡稱利國廠)因實用新型專利權無效行政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7)一中行初字第528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2009年5月4日受理本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9年6月2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利國廠的委托代理人蔡正保,被上訴人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簡稱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委托代理人瞿曉峰、張宗任,原審第三人翁新華、賀海兵及其共同委托代理人朱世東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定,本案涉及名稱為“全自動剝線沖單機的輸線機構”實用新型專利(簡稱本專利),本專利的專利權人為翁新華,共同專利權人為賀海兵。2005年6月20日,利國廠針對本專利權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無效宣告請求。2006年12月18日,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第9335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簡稱第9335號決定),維持本專利權有效。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從本專利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記載的內容來看,本專利保護的是全自動剝線沖單機的輸線機構,其系針對現有剝線沖單機的輸線機構所作的改進,剝線沖單機的其他機構并非本專利改進的對象,因此,說明書中沒有必要對剝線沖單機的其他部分如剝線機構、沖單機構以及剪斷設備等進行說明。本專利說明書已經對所述技術方案做出清楚、完整的說明,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的規定。同時,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專利說明書對輸送機構的記載,可以實現連續生產的目的。根據本專利說明書的記載,固線塊具有夾線和繞線功能。盡管本專利權利要求書沒有明確記載固線塊為二塊以上,但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專利技術方案中的固線塊為二塊以上。利國廠僅憑“一個固線塊無法夾持導線”的理由,主張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的規定,理由不充分。關于本專利的繞線機構,說明書已經對其中的一個具體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說明書記載的內容,可以容易地利用其他的方式實現繞線的功能,因此,本專利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的規定。本專利說明書已經對特定的繞線機構做出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相應的記載可以知道繞線機構如何繞線,因此,本專利權利要求1表述的保護范圍是清楚的,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剝線機構、沖單機構、剪斷機構并非輸線機構的組成部分,其與本專利的發明目的無關,并非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必要技術特征。利國廠主張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缺乏法律依據。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維持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的第9335號決定。
利國廠不服原審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決和第9335號決定,由專利復審委員會重新做出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其上訴理由是:1、專利說明書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的規定,從說明書記載的專利提出的技術任務、發明目的、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技術效果看,本專利是包括沖單設備在內的改進方案,并非僅限于沖單設備中的“輸送機構”;2、本專利權利要求1有關“固線塊”、“繞線機構”的描述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的規定;3、權利要求不夠清楚、簡要,缺乏實現發明目的的必要技術特征,不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第一款、第二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專利復審委員會、翁新華、賀海兵服從原審判決。
經審理查明,本專利系名稱為“全自動剝線沖單機的輸線機構”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日為2002年3月30日,申請號為02216529.0,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03年1月22日公告授予專利權,專利權人為翁新華,共同專利權人為賀海兵。本專利授權公告的權利要求是:
“1、全自動剝線沖單機的輸線機構,由主動軸上安裝的主動輪,從動軸上安裝的從動輪,連接主動輪和從動輪的輸送帶組成回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送帶(3)上有固線塊(7),在回轉裝置的一頭配有繞線機構,繞線機構牽引導線(8)將導線繞到固線塊(7)上,固線塊(7)夾持導線(8)。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剝線沖單機的輸線機構,其特征在于主動軸(1)上安裝兩只主動輪(2),從動軸(4)上安裝兩只從動輪(5),相對應的配套輸送帶(3)是平行的兩根。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剝線沖單機的輸線機構,其特征在于主動輪(2)和從動輪(5)是制有牙齒(15)的鏈輪,所述的輸送帶(3)與鏈輪的結合部是鏈條(6)。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剝線沖單機的輸線機構,其特征在于主動輪(2)和從動輪(5)在主動軸(1)和從動軸(4)上固定位置沿軸線可移動。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剝線沖單機的輸線機構,其特征在于輸送帶(3)的固線塊(7)是塑料或者橡膠或者金屬材料所制成,各固線塊(7)之間互相緊靠,在平移運動中夾持導線(8),被加工導線橫向隨輸送帶(3)平移送線。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剝線沖單機的輸線機構,其特征在于繞線機構是支座上的滑道(14),滑道上配合由動力帶動的滑塊(12),滑塊上的支架中安裝引線導輪(10)和進線管(9),滑塊(12)的往復運動方向與主、從動軸(1、4)的軸線相一致。
7、如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全自動剝線沖單機的輸線機構,其特征在于繞線機構安裝在回轉裝置的從動輪一頭,繞線機構對輸送帶上同一直線的兩塊固線塊作S形相間繞線。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剝線沖單機的輸線機構,其特征在于回轉裝置的上平行面兩側安裝剝線機構和沖單機構,剝線機構和沖單機構與運行導線相配合。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剝線沖單機的輸線機構,其特征在于固線塊(7)的根部有中間槽(77、78),槽兩側與鏈條片(61)由銷子(62)連接組成鏈條(6)。
10、如權利要求1或5或9所述的全自動剝線沖單機的輸線機構,其特征在于固線塊頭部有線槽(73)和凹凸夾線面(76)。”
本專利說明書載明:本實用新型特別是涉及剝線沖單機的輸線機構。已有剝線沖單機有如下缺陷:一是輸線動作隨著旋轉機構的徑向輸線,在剝線和沖單工序都有間斷時間,速度慢,效率偏低。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既剝線又沖單的全自動設備,特別是解決剝線沖單機的輸線機構。所述全自動剝線沖單機的輸線機構的技術方案是:由主動軸上安裝的主動輪,從動軸上安裝的從動輪,連接主動輪和從動輪的輸送帶組成回轉裝置。……該輸線機構的主動軸和從動軸有足夠的長度,主動輪和從動輪在主動軸和從動軸上的安裝固定位置沿軸線可移動,根據所需導線的長短,確定軸上兩鏈輪間距,調節后固定,滿足各種規格的加工需要。……各固線塊之間互相緊靠,使其在平移運動中夾持導線,不需要另行安裝機構夾線,被加工導線是橫向隨著輸送帶平移送線,完全區別于已有技術的經向送線,實現連續生產,效率高,質量好。……剝線機構和沖單機構與運行導線相配合,剝線機構和沖單機構的具體構造是與已有技術相同。……輸送帶3不是常用輸送帶,而是在輸送帶上有固線塊7,固線塊具有繞線和夾線的功能,在回轉裝置的一頭配有繞線機構,繞線機構牽引導線將導線8繞到固線塊7上,而后固線塊夾持導線,帶著導線隨輸送帶運行。由輸線帶上的固線塊7對導線8的兩頭固線。由于導線兩頭被固線,因此兩根輸送帶前進必須同步。……輸送帶3的固線塊7是采用塑料或者橡膠或者金屬材料所制成,各固線塊7之間互相緊靠,在平移運動中是夾持導線8,使被加工導線橫向隨輸送帶3平移送線,如圖2所示,送線方式完全不同于已有技術,實現了連續性生產,剝線、沖單不間息,提高工作效率成倍增長。說明書第7頁17行開始記載了“在實際生產中繞線機構的技術方案較多,現舉一個實例,是在整臺機器的支座13上有滑道14,滑道上配合由動力帶動的滑塊12,滑塊12上的支架11中安裝引線導輪10和進線管9,滑塊12的往復運動方向與主、從動軸1、4的軸線相一致。所以繞線機構安裝在回轉裝置的從動輪一頭,繞線機構對輸送帶上同一直線的兩塊固線塊作S形相間繞線”。
2005年6月20日,利國廠針對本專利權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無效宣告請求。2005年10月27日,專利復審委員會進行了口頭審理。在口頭審理過程中,利國廠明確其無效理由主要包括:1、本專利權利要求1、5不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2、本專利說明書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的規定。說明書中沒有公開回轉裝置與繞線裝置的配合關系、沒有公開剪斷裝置、步進驅動裝置、剝線機構、沖單機構、繞線機構中往復運動和旋轉運動的轉換裝置、也沒有公開輸送帶的空間位置、回轉裝置的空間位置、各機構與連續運行的回轉裝置之間的配合關系,因此導致說明書公開不充分。3、本專利權利要求1、5、6、7、10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的規定。權利要求1中記載的“所述的輸送帶(3)上有固線塊(7)”包含只有一個固線塊的技術方案,而根據說明書的記載,固線塊至少有2塊,一塊無法夾線,還有,在說明書中記載的是滑動機構,與權利要求1中的繞線機構不同,因此權利要求1沒有以說明書為依據,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的規定。4、本專利權利要求1、3、6、7、8、10不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記載的繞線機構的結構不清楚,因此,本專利權利要求1不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5、本專利權利要求1-10不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剪斷裝置、步進驅動裝置、繞線裝置、剝線機構、沖單機構、兩個以上的固線塊、剝線機構和沖單機構與回轉裝置的配合關系均屬于實現發明目的的必要技術特征,而本專利權利要求1-10中沒有記載上述特征,因此不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6、本專利權利要求1-6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的規定。
2006年12月18日,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第9335號決定,維持本專利權部分有效。該決定認為:
1、關于證據。利國廠提交的對比文件1的公開日為1998年12月30日;對比文件2的公開日為1998年4月13日;對比文件3的公開日為2001年5月9日;對比文件4的公開日為2001年4月25日;對比文件5的公開日為1996年9月25日。上述文件均是中國專利文獻,其公開日均早于本專利的申請日,翁新華、賀海兵對其真實性沒有異議,因此可以作為本專利的現有技術使用。
2、關于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二款。從權利要求1保護的技術方案來看,其實質是一種輸線機構,而不是對方法本身所提出的技術方案,因此權利要求1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權利要求5是權利要求1的從屬權利要求,其實質上保護的還是輸線機構的結構,而不是對方法本身提出的技術方案,因此權利要求5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
3、關于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本專利保護的是一種全自動剝線沖單機的輸線機構,其目的是通過對輸線機構的改進,使導線橫向送線,使機器連續化加工,本專利是剝線沖單機的一部分,對于沖單機中的其他部分,例如:剪斷裝置、步進驅動裝置、剝線機構、沖單機構在本專利中可以不予說明。本專利說明書第5頁、第7頁相關的記載內容已經清楚地記載了回轉裝置與繞線裝置的配合關系、繞線機構的繞線方式。根據本專利說明書第4、5頁的相關記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能夠清楚各機構與回轉裝置之間的配合關系,因此本專利的說明書不存在利國廠指出的本專利說明書未記載所述特征導致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所規定的缺陷。
4、關于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1)本專利說明書第5、7、8頁記載的相關內容,固線本身就能夠夾線和繞線,因此權利要求1中記載的“所述的輸送帶(3)上有固線塊(7)”在只有一塊固線塊的情況下也能得到說明書的支持。根據說明書第5頁記載的相關內容,滑動機構是實現繞線的繞線機構的一個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說明書記載的內容可以利用其他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繞線,因此權利要求1得到了說明書的支持。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的規定。(2)根據說明書第5、7、8頁的記載,由于回轉裝置頭部呈弧線,固線塊之間的互相緊靠不應當被理解為一點縫隙也沒有,而且由于前面所述的固線塊的結構,固線塊本身就既可以繞線又可以夾線,通過固線塊互相緊靠夾持導線是運送過程中的雙重保護,在回轉裝置頭部存在弧線而導致固線塊之間存在間隙的情況下,其仍然能夠夾持運送導線,因此權利要求5得到了說明書的支持,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的規定。(3)權利要求6記載了繞線機構的具體結構,根據上述第(1)點所述的理由,權利要求6得到了說明書的支持,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的規定。(4)根據說明書第7頁記載的內容和說明書附圖2、3,能夠得出權利要求7中記載的技術方案,因此權利要求7得到了說明書的支持,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的規定。(5)權利要求10沒有以說明書為依據,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的規定。
5、關于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第一款。權利要求1中沒有記載繞線機構的具體結構,其結構是現有結構,對本專利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未做出貢獻,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說明書的記載內容可以清楚地知道繞線結構如何對導線進行纏繞,因此權利要求1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權利要求3中記載了“主動輪(2)和從動輪(5)是制有牙齒(15)的鏈輪,所述的輸送帶(3)與鏈輪的結合部是鏈條(6)”,其中已經清楚地表述了輸送帶、鏈輪、鏈條之間的結合關系,因此權利要求3是清楚的,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權利要求6中記載了“滑道上配合由動力帶動的滑塊(12),滑塊上的支架中安裝引線導輪(10)和進線管(9),滑塊(12)的往復運動方向與主、從動軸(1、4)”的軸線一致”,從中可以清楚地知道滑道與滑塊的配合動作,因此權利要求6是清楚的,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權利要求7中已經記載了“繞線機構安裝在回轉裝置的從動輪一頭,繞線機構對輸送帶上同一直線的兩塊固線塊作S形相間繞線”,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結合現有技術能夠清楚地知道繞線機構的位置,以及S形相間繞線的纏繞方式,因此權利要求7是清楚的,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權利要求8記載了“回轉裝置的上平行面兩側安裝剝線機構和沖單機構,剝線機構和沖單機構與運行導線相配合”,其中的剝線機構和沖單機構雖然不是輸線機構的構成部分,但是其可以對輸線機構中的回轉裝置做出進一步描述,因此權利要求8是清楚的,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鑒于上述第4點之(5)所述權利要求10沒有以說明書為依據,不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六條第四款的規定,因此對于利國廠針對權利要求10所提出的其他無效宣告理由,本決定不再予以評述。
6、關于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第二款。本專利的權利要求1保護的是一種全自動剝線沖單機的輸線機構,其發明目的是通過對全自動剝線沖單機的輸線機構加以改進,使其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由于其保護的僅為全自動剝線沖單機中的輸線機構,而步進驅動裝置、剪斷裝置、沖單機構、剝線機構僅為構成全自動剝線沖單機的必需結構,其與本專利的發明目的無關,因此上述結構以及上述結構如何與回轉機構配合不是權利要求1的必要技術特征,不需要在獨立權利要求1中記載。根據說明書第5、7頁的記載,固線塊本身就既可以繞線又可以夾線,一個固線塊同樣可以夾線和繞線,因此兩個以上的固線塊也不是權利要求1的必要技術特征,不需要在獨立權利要求1中記載。綜上所述,本專利權利要求1不缺少實現發明目的的必要技術特征,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因此其從屬權利要求2-9也不缺少技術特征。
7、關于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權利要求1與對比文件1和對比文件2的結合相比具備創造性,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的規定。權利要求2-4與對比文件1、2和對比文件3的結合相比具備創造性,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的規定。權利要求5與對比文件1、2和對比文件5的結合相比具備創造性,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的規定。權利要求6與對比文件1、2和對比文件4的結合相比具備創造性,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的規定。綜上所述,本專利的權利要求10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的規定,應當被宣告無效,其他權利要求維持有效。
據此,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第9335號決定,宣告本專利權部分無效,即宣告本專利權利要求10無效,維持本專利權利要求1-9有效。
以上事實有本專利授權文本、第9335號決定、口頭審理記錄表以及當事人陳述等證據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規定,說明書應當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做出清楚、完整的說明,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準。判斷專利的說明書是否對專利做出了清楚、完整的說明,應當從專利保護的技術方案出發。從本專利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記載的實用新型名稱、摘要、發明主題等等來看,本專利保護的是全自動剝線沖單機的輸線機構,背景技術的缺陷也是針對剝線沖單機中的輸線裝置提出的,因此,本專利是針對現有剝線沖單機的輸線機構所作的改進,剝線沖單機的其他機構的改進不是本專利的發明目的,因此,說明書中沒有必要對剝線沖單機的其他部分如剝線機構、沖單機構以及剪斷設備等進行說明。另外,本專利說明書對所述的繞線機構、回轉裝置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同時對繞線機構與回轉裝置的位置以及它們之間的配合關系進行了說明,還對剝線機構和沖單機構與回轉裝置的配合關系做出了描述,并強調了剝線機構和沖單機構的具體構造與已有技術相同。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說明書的記載,可以實現本專利所載的技術方案,因此,本專利說明書已經對所述技術方案做出清楚、完整的說明,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的規定。同時,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專利說明書對輸送機構的記載,可以實現連續生產的目的。因此,本專利說明書對所涉及的技術方案已做出清楚、完整的說明,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的規定。
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規定,權利要求書應當以說明書為依據,說明要求專利保護的范圍。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記載“固線塊夾持導線”,盡管本專利權利要求書沒有明確記載固線塊為二塊以上,但根據本專利說明書的記載,固線塊具有夾線和繞線功能。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專利說明書記載的輸送裝置的結構,可以毫無疑義地得出使用兩個以上的固線塊互相緊靠實現夾線的功能的結論。另外,本專利說明書已經對繞線機構其中的一個具體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說明書記載的內容,可以容易地利用其他的方式實現繞線的功能,因此,本專利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的規定。
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權利要求書應當說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清楚、簡要地表述請求保護的范圍。權利要求是否清楚、簡要,應當從本領域技術人員的角度進行判斷。本專利權利要求1未對繞線機構具體進行限定,應當視為屬于現有結構,但是本專利說明書已經對特定的繞線機構做出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相應的記載可以知道繞線機構如何繞線,因此,本專利權利要求1表述的保護范圍是清楚的,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
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獨立權利要求應當從整體上反映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記載解決技術問題的必要技術特征。必要技術特征是指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不可缺少的技術特征,其總和足以構成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使之區別于背景技術中所述的其他技術方案。如前所述,本專利保護的是剝線沖單機的輸線機構,其針對的是現有技術中剝線沖單機中輸線機構的改進。而剝線沖單機中的剝線機構、沖單機構、剪斷機構并非輸線機構的組成部分,其與本專利的發明目的無關,并非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必要技術特征,無需記載在權利要求1中。因此,本專利權利要求1不缺少必要技術特征,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
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查員就與本專利相同的技術方案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審查意見對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行政決定無法律上的約束力,利國廠依據審查員對以及翁新華、賀海兵的答復意見,主張本專利權無效的意見缺乏法律依據。
綜上所述,利國廠的上訴理由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其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審案件受理費一千元,由臨海市利國機械電器廠負擔(已交納)。二審案件受理費一百元,由臨海市利國機械電器廠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劉 輝
代理審判員 岑宏宇
代理審判員 焦 彥
二○○九 年 七 月 二十一 日
書 記 員 陳 明
書 記 員 耿巍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認可和解協議裁定書
2020-10-14上訴答辯書
2020-10-14刑事辯護律師事務所函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或者不核準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死刑命令(核準死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令(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糾正審理違法意見書
2020-10-14停止執行死刑意見書
2020-10-14延期審理建議書
2020-10-14×××公安局對保證人罰款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解除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拘傳證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拘留決定書
2020-10-14提供法庭審判所需證據材料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報送(移送)案件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交辦案件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支持刑事抗訴意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