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富才與
被告李永臣、王萬慶為買賣房屋
定金合同糾紛一案
河南省汝州市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2004)汝民初字第892號
原告張富才,男,1967年10月25日出生,漢族,工人,住汝州市南關街。
委托代理人劉群雁,河南神鷹
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永臣,男,51歲,漢族,農民,住汝州市寄料鎮高廟村皮溝自然村,現住汝州市安居苑小區。
委托代理人張繼武,河南科序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萬慶,男,1964年11月9日出生,漢族,干部,住汝州市丹陽西路經委家屬樓111號。
原告張富才與被告李永臣、王萬慶為買賣房屋定金
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
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富才的委托代理人劉群雁、被告李永臣的委托代理人張繼武、被告王萬慶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2001年7月14日,我與被告李永臣簽訂了
房屋買賣協議,將我位于綠園小區的房產一處賣給了被告李永臣,被告王萬慶是中間人,為
保證合同的履行,約定由李永臣支付定金10000元,并由王萬慶保管,協議簽訂未滿一個月,被告李永臣反悔,不再購買此房,其交給王萬慶的定金10000元,本應由王萬慶交付給我,但王萬慶卻未經我本人同意,擅自將10000元返還給李永臣,請求法院依法判決二被告償還。
被告李永臣辯稱,1、本案受理違反法定程序,屬同一案件,重復受理,原告就本案同一事實于2003年4月14日向本院起訴,該案至今未審結。2、2001年7月14日,原告張富才同中人王萬慶簽訂了
房屋買賣合同協議書一份,約定原告將位于汝州市綠園小區內一處住房賣給我,我分三批付給原告現金共153000元。其中第一批付10000元,雙方約定為定金;第二批原告將土地使用證過戶在我名下之日我再付133000元;第三批為10000元,等
房產證辦理完畢后,我付給原告。當時同著中人,原告保證在二十天內把土地使用證過戶我名下,誰知我于2001年7月14日將10000元付給原告后,原告遲遲不給我辦理土地使用證過戶手續。我多次向中人及原告本人催促,但原告一直拖了達十個月,也沒將土地使用證過戶我名下,最后中間人王萬慶將10000元退給了我。雖然雙方就土地使用證過戶手續的時間雖然沒有在書面協議中寫明,但雙方當時同著中間人已作出了口頭約定,原告承諾“最多不超過20天”依據我國
合同法相關的規定,該口頭合同作為原協議的補充,依法成立。綜上所述,原告長期推托沒給我辦理土地使用證過戶手續的行為是一種
違約行為,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不應當返還給原告定金10000元,原告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我本想息事寧人,簽于原告的無理態度我提出反訴,要求原告再返還我10000元。
被告王萬慶辯稱,我是原告富才和被告李永臣雙方買賣房屋的中間介紹人,只講友情不圖報酬。今天落個被告,對我精神打擊很大,退還定金10000元是我在原告同意的前提下才退的,我不是擅自,因此我沒有過借,我不能承擔任何
民事責任,如果當時不把友情看的過重,將買賣合同收回銷毀也沒有今天這事,退還10000元定金的實際過程是,
買賣房屋合同簽訂后,原告答應在二十天左右可把
土地證過戶到被告李永臣名下,但結果十幾個月也沒辦成,被告李永臣多次找我和原告催問。沒法了我才在2002年的4、5月間,把原告張富才和被告李永臣喊到企業委工地辦公室,共同商議解決辦法。經過心平氣和共同議論,原告說有的是買家,錢給他退了吧!就在此情況下,才把這10000元錢退還給了被告李永臣,請法院明斷。
經審理查明,2001年7月14日,經原告張富才和被告李永臣協商,原告張富才將位于汝州市丹陽西路28號綠園小區內的一處住房(主體,土地使用證顯示戶名為原告張富才之妻霍云麗之名)以價值153000元賣給被告李永臣,雙方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合同約定:1、房價153000元,被告李永臣先預付購房定金10000元,下余款項待原告張富才將土地使用證過戶于被告李永臣之日,被告李永臣再付給原告張富才133000元(土地證
過戶費用全部由乙方負擔,指原告負擔)。2、原告張富才全力負責給被告李永臣
辦理房產證,
房產證費用合法費用由被告李永臣負擔,房產證辦理完畢后,被告李永臣將下余10000元付給原告。被告王萬慶作為中間人在合同上簽了字,合同
鑒定后,被告李永臣付給被告王萬慶定金10000元,該款由被告王萬慶保管。由于原告長時間沒有將土地使用證過戶給被告李永臣,被告李永臣找原告張富才和被告王萬慶催促,原告張富才也沒有辦成。2002年4、5月份經原告張富才,被告李永臣協商同意,被告王萬慶將定金10000元退還給了被告李永臣,同時也將該房屋退回給原告。2003年4月12日,李永臣出具證明一份,證明寫明“李永臣購房預付定金10000元已由王萬慶處退回李永臣”,同時該證明上李永臣注明有已退回一年之久的字樣。現原告以被告違約為由要求二被告退回定金10000元及利息,被告李永臣以原告先違約為由不同意退回。被告王萬慶以自己是中間人,退款是在原、被告同意的情況下,退還給被告李永臣為由亦不同意退回。
本院認為,原告張富才與被告李永臣就買賣房屋的訂有協議。雙方約定有定金,原告應在土地使用證過戶被告名下和房證人上辦好后,被告李永臣將房款全部付清,雖然協議人沒有時間限制,但被告王萬慶系中間人,中間人是雙方信任,且與雙方無利害關系的人,從王萬慶的陳述中可反映出原告長期沒有將土地使用證過戶在被告李永臣名下,原告首先違約,根據擔保法的相關規定,原告應將定金如數退還給被告李永臣,況且被告王萬慶退給被告李永臣時是在三方協商同意的情況退給被告李永臣的,因此,現原告要求二被告支付定金10000元,理由不足,其請求不予支持。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八十九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張富才要求被告李永臣、王萬慶支付定金10000元及利息的訴訟請求。
受理費410元,
其它費用20元,由原告張富才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
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南省
平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D)
審 判 長 金根周
審 判 員 馮海欠
審 判 員 張建明
二 0 0 四年八月十七日
書 記 員 胡關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