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桂娥與劉有祥、王新會
民間借貸糾紛一案
河南省輝縣市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2004)輝民初字第318號
原告崔桂娥,女,1940年2月2日生,漢族,農民,住孟莊鎮三里屯村。
委托代理人郭雙如,男,1966年12年16日生,漢族,住常村鎮古章村。
被告王新會,男,1958年10月9日生,漢族,農民,住胡橋鄉胡橋村。
委托代理人李樹春,系河南共鳴
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有祥,男,1948年5月25日生,漢族,農民,住城關鎮新橋村。
原告崔桂娥因與被告劉有祥、王新會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04年2月20日
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邵志強適用簡易程序公開
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代理人郭雙和,被告王新會及其委托代理人李樹春均庭參加了訴訟,被告劉有祥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崔桂娥訴稱:1997年7月8日,被告為王新會借我現金1000元,經多次催要,至今未付,故訴至法院要求被告償還我
借款1000元。
被告王新會辯稱:這筆款是我和被告劉有祥合伙經營胡橋石板材料廠(下稱石板廠)期間,經劉有祥向原告借的款,并交了廠里的電費。我僅是證明人不是借款人,應有被告劉有祥承擔。
被告劉祥辯稱:為交石板廠電費我和王新會一起去借原告的錢。該廠是王新會開辦應有王新會償還原告這筆款。
經審理查明:原告向本院提交一張由王新會為證明人,劉有祥為經手人借原告1000元的證明條,被告王新會向本院提交與被告劉有祥簽訂的利潤
分紅協議書及對崔桂娥的錄音證據認為,這筆款是和劉有祥合伙經營石板廠期間,經劉有祥手借的1000元交了石板廠的電費。
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利潤分紅
協議書具有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享利潤、共擔風險個人合伙的法律特征,應認定兩被告是合伙經營石板廠的合伙人,該證據具有客觀性、關聯性、
合法性,本院確認其證明力,原告提供的證據能客觀證明兩被告借款用款的事實,故對原告的證據予以確認。
根據上述有效證據,可以確認以下案件事實:兩被告在合伙經營石板廠期間,為交納廠里電費為由于1997年7月9日,經劉有祥手借了原告1000元。兩被告分別以證明人和經手人給原告出具了借款證明條,后經原告多次問兩被告催要,兩被告至今未償還。石板廠于1997年倒閉。
本院認為:兩被告在合伙經營期間,為交納石板里的電費,經劉有祥手借原告1000元,兩被告以不同的身份在借據上簽了名。應認定,劉有祥以合伙經營的石板廠名義向原告借款且能證明這筆款用于石板廠的電費支出,系合伙
債務,故應由兩被告共同償還,鑒于兩被告未約定債務償還比例應平均分擔這筆債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條、第五十五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五十一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被告劉有祥和被告王新會在本判決生效后三日內分別償還原告
貸款500元,兩被告相互負連帶清償責任。
本案
案件受理費50元,
其它支出費用250元,合計300元,由兩被告各承擔150元。為簡便手續,
訴訟費先由原告結算,持被告執行時連同欠款一并付給原告。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
上訴狀一式三份,上訴于河南省
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員:邵 志 強
二00四年五月十三日
書 記 員:李 啟 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