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知識產權判決書
(2004)滬一中民五(知)終第字5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上海捷強金勇百貨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盛苑路570號(底層北)。
法定代表人潘文勇,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馬建國,上海市申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上海順廉百貨商店,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三林鎮楊高南路4501弄139號。
投資人章偉國,經理。
委托代理人宋文莘、陳鯤,上海市恒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上海捷強金勇百貨有限公司因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2004)浦民三(知)初字第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4年6月2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的法定代表人潘文勇、委托代理人馬建國,被上訴人上海順廉百貨商店的委托代理人宋文莘、陳鯤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本案原、被告均系在浦東新區新里城小區經營的超市。2003年6月13日,被告未經案外人上海捷強煙草糖酒(集團)連鎖有限公司(下簡稱捷強連鎖公司)同意,以該公司名義在新里城小區東、西、北三處大門張貼《鄭重聲明》。該聲明包含以下內容:“我公司在新里城只有捷強221店(即被告)是我公司的唯一合法門店,其所有商品包括三得利均由我公司統一配送,如有問題均由我公司承擔,請大家放心。此外,在新里城139號的順聯連鎖超市(即原告)不屬于我公司門店,我公司從未向其提供任何貨源,對其貨物的售后服務及質量問題一律不承擔責任”等。2003年6月18日,被告在新里城小區前述地點張貼《致歉信》。《致歉信》寫明,被告6月13日張貼的聲明未征得捷強連鎖公司同意,純屬被告行為,對由此給順聯超市造成的影響深表歉意。上述《鄭重聲明》和《致歉信》中涉及的捷強連鎖公司作為一家大型零售連鎖經營企業,在上海零售業市場具有較高知名度,其經營業務除向加盟店配送商品外還面向其他中小型超市提供商品批發服務。本案原告作為一家小型超市連續多次從捷強連鎖公司進貨,但其并非捷強連鎖公司的加盟店。2003年5、6月份,新里城小區陸續有租賃戶遷出和動遷戶搬入的情況,涉及房屋約一百余套。同年6月,浦東新區東明路街道辦事處對新里城地塊楊里路北側約5,000平方米的違章搭建全部拆除,涉及臨時菜場1個、包括9家雜貨店在內的門面房共49間等。
原審法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四條規定:經營者不得捏造、散布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本案原、被告均系浦東新區新里城小區超市,屬同業競爭者,在經營中應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并遵守公認的商業道德。本案被告未經捷強連鎖公司同意,冒用該公司名義,在新里城小區門口張貼《鄭重聲明》。該聲明以對比的方式,在明確被告商品出現問題享有保障的同時,否認對原告提供貨源,并拒絕就原告商品的質量及售后服務承擔任何責任。本案中,原告提交的送貨單及發票、被告證人陳飚當庭的陳述以及法院對捷強連鎖公司綜合部負責人施如根的詢問均可表明,捷強連鎖公司向原告提供貨源系不爭的事實。捷強連鎖公司作為一家大型零售連鎖經營企業,在上海零售業市場具有較高知名度。被告假冒該公司名義,捏造并散布虛偽的事實,在肯定自己的同時否定原告,必然使消費者對原告經營商品的質量及售后服務保障產生懷疑,影響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選擇超市的主觀心理,并給原告的經營帶來損害。被告雖于 2003年6月18日在新里城小區張貼《致歉信》,但該《致歉信》的內容并不能完全澄清《鄭重聲明》帶來的消極影響。本案中,原、被告提交的證據均表明影響超市經營收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原告對其訴請的人民幣63,142.86元損失亦不能提交有效證據予以證明,法院根據被告的動機與目的、侵權行為的性質與程度、侵權結果的影響與范圍等因素酌情確定其應承擔的賠償數額。原審法院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第一款、第十四條之規定判決:一、被告上海捷強金勇百貨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在新里城小區的東、西、北三處大門口張貼道歉信(內容須經法院審核),向原告上海順廉百貨商店賠禮道歉、消除影響;二、被告上海捷強金勇百貨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賠償原告上海順廉百貨商店經濟損失人民幣5,000元。
判決后,被告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請求撤銷原判,依法改判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上訴的主要理由是:一、上訴人在原審中舉證證明了被上訴人冒充捷強連鎖公司加盟店進行不正當競爭的事實,該節事實是上訴人以捷強連鎖公司名義發布《鄭重聲明》的起因,原審不采納相關證據、不認定該節事實是錯誤的。二、上訴人在其《鄭重聲明》中所述內容并無捏造的事實,被上訴人雖曾從捷強門店中購買過少量貨品,但這與其自我宣稱的“由捷強連鎖公司供貨”不是一回事,原審判決認定是錯誤的。三、被上訴人未能舉證證明上訴人行為給其造成的損失,原審法院酌情確定上訴人的賠償數額缺乏依據。
被上訴人辯稱,其在原審提供的證據充分證明其確從捷強連鎖公司進貨,并不存在虛假宣傳行為。而退一步講,即使被上訴人有如上訴人所說的虛假宣傳行為,也應由捷強連鎖公司主張,與上訴人無關。上訴人的《致歉信》并未起到消除不良影響的作用,相反是對被上訴人聲譽的再次損害。被上訴人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上訴人和被上訴人在二審中均未提供新的證據。
經審理查明,原審查明的事實屬實。
本院認為,上訴人和被上訴人作為相互存在競爭關系的經營者,在市場經營活動中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遵守公認的商業道德。上訴人冒用其他公司的名義,在被上訴人經營活動的影響范圍內發布包含不實陳述的《鄭重聲明》,給被上訴人的商業信譽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該行為已經原審法院確認,上訴人也予以認可。上訴人的上訴主張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上訴人認為其發布《鄭重聲明》的起因在于被上訴人冒充捷強連鎖公司加盟店、并散發虛假廣告資料等,對上訴人構成不正當競爭在先,故被上訴人的上述不正當競爭行為亦應當被法院認定。本院認為,即使被上訴人在上訴人張貼《鄭重聲明》之前確實存在如上訴人所主張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上訴人也應當通過正當的方式和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而上訴人發布的《鄭重聲明》不但冒用他人名義,而且內容也有失實之處。上訴人的這種行為非但不能合法地維護自身權益,相反構成了對被上訴人的不正當競爭,侵犯了被上訴人的合法權益。因此,被上訴人是否存在在先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并非免除本案上訴人不正當競爭行為責任的事由,原審法院認為該節事實與本案的爭議內容非同一法律關系,并對相應的證據和事實不予認定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
其次,上訴人認為其在《鄭重聲明》中并未捏造事實,被上訴人僅從捷強連鎖公司少量購貨,并非捷強連鎖公司向其供貨。本院認為,從上訴人發布《鄭重聲明》的內容來看,其向相關公眾傳達的信息是,捷強連鎖公司“從未向其(被上訴人)提供任何貨源”。由于捷強連鎖公司在上海市商業零售市場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上訴人的這一絕對化表述極有可能在相關公眾中造成對被上訴人貨源可靠性的懷疑。而事實上,被上訴人在原審提供的一系列發票、送貨單已經證實,被上訴人曾經多次從捷強連鎖公司進貨。因此,上訴人假冒捷強連鎖公司名義否認該公司曾向被上訴人提供貨源并無事實依據,該行為屬捏造事實的行為。此外,盡管上訴人一再強調捷強連鎖公司與被上訴人之間不存在“配貨”關系,但因上訴人《鄭重聲明》中否認的是“供貨”而非“配貨”,故是否存在“配貨”關系并不影響上訴人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構成。據此,本院對上訴人的這一上訴主張不予支持。
再次,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在原審中未能證明其實際損失及其與上訴人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原審酌情確定賠償數額沒有依據。本院認為,上訴人在其發布的《鄭重聲明》中捏造事實,在相關公眾心目中造成了被上訴人貨源不可靠的錯誤印象,對被上訴人的商業信譽構成了侵害。這種侵害所產生的后果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被上訴人的盈利能力因其商業信譽受損而降低,從而導致經濟損失。被上訴人在原審中雖未能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其因對方的不正當競爭行為而造成的損失數額,但原審法院依據這種損害發生的必然性酌情確定上訴人應當承擔的賠償數額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
綜上所述,原審判決查明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法應予維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2,404元,由上訴人上海捷強金勇百貨有限公司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終止審理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補正裁判文書失誤用)
2020-10-14報請核準假釋案件的報告(有特殊情況假釋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釋放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延期審理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卷宗封面
2020-10-14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回執
2020-10-14××市××區人民檢察院執行逮捕通知書
2020-10-14拘留人大代表報告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不提請抗訴決定書
2020-10-14擔保人保證書
2020-10-14出入境管理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回避/駁回申請回避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退還保證金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搜查證
2020-10-14×××看守所收監執行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通緝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聘請律師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委托訴訟代理人告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