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 龍 江 省 大 慶 市 中 級 人 民 法 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01)慶經終字第75號
法定代表人孟令富,該中學校長。
委托代理人徐立宏,男,該中學教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學芝,女,43歲,漢族,系物探公司三聯工程處工人,住紅崗區杏五井樓區3-5-1-402室。
委托代理人張勤秀,大慶市勤禮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大慶市第十六中學(以下簡稱十六中)因拖欠貨款糾紛一案,不服大慶市紅崗區人民法院(2001)紅經初字第5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委托代理人徐立宏、被上訴人劉學芝及其委托代理人張勤秀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認定的主要事實、理由和判決結果:原告劉學芝經李克明介紹,于1999年9月7日和9月14日兩次賣給被告十六中大米共120袋,計12000斤。約定每斤1.10元,合計人民幣13 200.00元,被告出具了收條。后原告索款時,被告稱已將大米款給付李克明,而拒絕付給貨款。原審認為,被告十六中與原告劉學芝關于大米的買賣關系成立,被告十六中應當承擔付款義務,被告辯稱已付給李克明大米款,不能視為向賣方履行給付義務,而應向原告給付所欠貨款13 200.00元。原審判決被告十六中給付原告劉學芝大米款13 200.00元。
判后,被告十六中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稱:與上訴人發生買賣關系的是李克明,而非本案被上訴人。在買賣大米之前我方根本不認識被上訴人。收到大米的條是打給李克明的,并且上訴人已分兩次將大米款付給了李克明,只是沒有將收條收回。故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判,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被上訴人答辯稱:原審事實是清楚的,上訴人單位自己的職工已出證,證實了大米是被上訴人劉學芝賣給上訴人的,并且將收到大米的收條交給了被上訴人。上訴人在沒收回收條的情況下付錯了款,其損失應自負。服從一審判決,請求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根據雙方的訴辯主張及理由,歸納本案的爭議焦點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是否存在買賣關系。
上訴人為支持自己的主張,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
1、張洪、劉永祥、朱海有的證言。上訴人欲證明與之發生買賣關系的是李克明。被上訴人質證稱,證言人沒有相關的身份證明,證言內容與事實不符。經審查,三份證言人均是上訴人單位職工,證言內容均是李克明自稱是賣大米的,并不能有效證實持有收條的賣方是誰。本院對此三份證言不予采信。
2、證人十六中學食堂職工孫慶剛的證言一份,欲證明上訴人是與李克明發生的買賣關系,并已將大米款付給了李克明。被上訴人質證稱證人不了解情況,所述內容與事實不符,其是否付給李克明錢與本案無關。經審查,孫慶剛也系上訴人單位職工,證言內容并不能證明付給李克明的錢就是被上訴人持有的兩張收條上載明的大米款。故本院對該份證言不予采信。
3、被上訴人書寫的上訴狀一頁,欲證明上訴人方的工作人員在買賣大米之前根本不認識被上訴人,所以不可能與之發生買賣關系。被上訴人質證稱對證據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辯稱被上訴人是在賣大米的過程中與上訴人認識的,上訴人以此為由推理出沒有與被上訴人發生買賣關系是不成立的。經審查雙方當事人在買賣大米之前不認識并不能證明雙方沒有發生買賣關系,故本院對該證據不予采信。
4、李克明出具的收據及收款證明,并當庭出示的十六中財務原始憑證,欲證明大米款已付給李克明。被上訴人質證收據上載明的大米數量與被上訴人方運送的數量不相符且付款時間是在我方出售大米之前。經審查,被上訴人質證意見成立,本院對該份證據不予采信。
被上訴人提交的證據如下:
1、收條兩張,欲證明上訴人已收到被上訴人送去 的大米。上訴人質證稱對收條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辯稱收條是我單位向李克明出具的。經審查收條上已載明上訴人的主張,本院對該份證據予以采信。
2、證人張洪證言一份,欲證明上訴人已接收了被上訴人送去的大米,并給被上訴人出具了收條。上訴人質證稱對張洪證言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仍主張是與李克明發生的買賣關系。經審查張洪系上訴人單位工作人員,其為被上訴人出具的不利上訴人的證言的效力本院予以確認。
3、證人胡偉東證言一份,欲證明被上訴人是經胡偉東認識李克明,由李克明介紹被上訴人出錢購買大米賣給上訴人。上訴人質證稱證人胡偉東身份不明,我方不認可。經審查,證人胡偉東在原審民庭審理時已出庭,其身份已確認。該證據能夠證實被上訴人手中持有的收條上載明的大米是由被上訴人購進后經李克明介紹賣給上訴人的。本院對該份證據予以確認。
經審查雙方當事人所提交的證據及訴辯意見后,本院認為本案涉及的上訴人與賣方的買賣關系沒有書面合同,上訴人為賣方出具的收條即是雙方買賣關系的最直接憑證。被上訴人現持有收條,且有相關證據證實是由上訴人為其出具的,故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關于大米的買賣關系成立。上訴人辯稱此宗大米買賣不是與被上訴人發生的沒有有效證據證實,其付給他人大米款不能抗辯應向被上訴人履行的給付義務。原審判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適用法律并無不當,應予維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38.00元由上訴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孫成玉
代理審判員 張德武
代理審判員 臧國燕
2001年6月19日
書 記 員 郁 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保全申請書(樣式二)
2020-10-14管轄權異議書(樣式二)
2020-10-14刑事裁定書(減、免罰金用)
2020-10-14刑事自訴書
2020-10-14刑事裁定書(高級人民法院核準死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死緩期間故意犯罪核準執行死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維持或者撤銷減刑、假釋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布告(公布執行罪犯死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刑事申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通知證人出庭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決定書回執
2020-10-14糾正不當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意見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詢問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起訴意見書
2020-10-14×××公安局解除取保候審決定
2020-10-14×××公安局逮捕證
2020-10-14×××看守所收監執行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提請復核意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