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2004)佛中法民五終字第1067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黎家雄(又名黎勵),男,1971年9月25日出生,漢族,住佛山市高基街178號501房,身份證號碼:450402710925001.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佛山市榮華樓業主管理委員會,住所佛山市高基街176、178號。
負責人:蘇社陵,男,該委員會主任。
委托代理人:余錫釗,該委員會成員。
委托代理人:陳文忠,該委員會成員。
上訴人黎家雄因與被上訴人佛山市榮華樓業主管理委員會物業管理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人民法院(2004)佛禪法民一初字第16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佛山市高基街176號、178號(即榮華樓)是13層共有112戶住宅的商住樓。因業主對開發商委托的物業管理公司意見較大,1999年2 月由榮華樓業主大會選舉產生了榮華樓第一屆業主管理委員會(從業主中產生),并經業主大會同意由大樓業委會實施對大樓進行自治管理,同時制定通過了佛山市榮華樓業主委員會章程及業主公約。1999年4月22日,佛山市建設委員會佛建房字(1999)15號《關于同意成立榮華樓業主委員會的批復》稱:同意成立榮華樓業主委員會。同年8月13日,佛山市民政局向原佛山市城區公安局出具證明稱:佛山市榮華樓業主管理委員會是民辦非企業單位性質,根據佛山市人民政府佛府(1997)106號文規定,已于1999年2月5日經佛山市建委業務主管部門同意成立;佛山市民政局是該業主管委會登記管理機關。原告成立后,未聘請物業管理公司,而是以“業主自治”的形式直接由業委會管理物業進行物業管理。數年來被告一直按照每月每平方米0.40元的標準向原告交納管理費。此后,被告(2002屆業委會主任)和其他2002屆業委會成員稱任內發現布耀華、余錫釗(1999屆―2001屆和業委會成員)等人在任期間帳目不清,管理混亂,要求審計帳目和聘請專業的物業管理公司進行榮華樓物業管理。因相關問題未得到妥善解決,被告開始拖欠管理費以示抗議,其中欠交2003年1―6月管理費及水電費共計人民幣638.9元。原告遂于2003年12月11日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立即支付上述拖欠的大樓管理費及水電638.9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另查明,原告未與被告簽訂物業自治管理合約。業委會收取物業管理費是以在自行購買的收據上加蓋業委會財務章的形式進行,無相關報批手續。
原審判決認為:關于榮華樓業主管理委員會訴訟主體資格的問題。業主管理委員會是在房地產行政管理部門指導下,由住宅小區或商廈的房產產權人和由產權人授權或與其有管理權約定的使用人選舉的代表組成,代表和維護產權人和使用人合法權益的組織,是業主大會的執行機構。根據建設部發布《城市新建住宅小區管理辦法》的規定,業委會有權選聘、續聘物業管理公司對物業進行管理,并與其簽訂聘用管理合同。在民事活動中,業委會以其名義代表業主。該《辦法》賦予了業委會對外簽訂聘用合同的權利,應視為業委會在物業管理中具備了一定的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業委會雖然不是法人,但其屬依法成立的自治管理組織,應屬民訴法第49條的“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行政訴訟的當事人。業委會參與訴訟既是代表業主行使權利的行為,又是有關規章中規定其有權簽訂物業管理合同所派生出的權利義務。至于本案中榮華樓業主管理委員會是否為依法成立的問題,鑒于在1999年該業委會成立之時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并不完善,未對業主大會制度,包括業主大會如何召集、選舉,如何行使權利、作出決議等作出規定,而原告的成立又已經過佛山市建設委員會的發文同意,并以佛山市民政局為其登記管理機關,且并未違反當時的相關法律規定,故按照新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可以認定榮華樓物業管理委員會為合法成立。被告對原告訴訟主體資格的質疑理據不足,本院不予采納。關于原告收取管理費及相關費用是否合法的問題。按照1997年1月17日頒布的《廣東省物價局關于規范全省城鎮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服務收費的通知》第三條的規定“已經成立了業主(住戶)管理委員會的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服務費,其收費標準可由物業管理單位與業主(住戶)參照當地同類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服務收費標準,通過簽訂合同協商議定,并將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報物價部門備案”。本案中的榮華樓業主管理委員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并沒有委托專業的物業管理公司進行小區物業管理,而是通過“業主自治”的方式由業委會自行管理小區物業。也就是說,該情況下,業委會本身就是“物業管理單位”。合法成立的業委會有權決定是否聘請物業管理公司進行管理,還是自行管理。從被告2003年前一直按每月每平方米0.40元的標準向業委會交納物業管理費的事實來看,雙方雖未就管理費收費標準通過簽訂合同協商一致,但雙方對每月每平方米0.40元的管理費標準均無異議,并已長期遵照執行。至于該收取管理費的是否已報物價管理部門備案,并不當然影響該收費行為的效力。業委會雖然不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營實體,但其代表全體業主的作為實際的“物業管理單位”向業主提供了住宅小區內房屋建筑及附屬配套設施、場地、周圍環境、清潔衛生、安全保衛、公共綠化、道路等的統一維修和服務所帶來的利益,理應分攤要實現該利益必然會承擔的公共成本(業委會聘請保潔員、保安等人員費用和其它必要的有關費用例如公共的水電費等),故被告應當按照雙方已實際認可的標準交納物業管理費用。財務審計問題。業委會的財務管理是否規范、是否應當審計,應當通過業主大會形成有效的多數意見來決定,其屬于住宅小區管理的內部事務,必須通過特定的程序進行。這一問題并不必然導致業委會無權征收物業管理費的結果,也并不因此而當然賦予了業主不交納物業管理費權利。兩者涉及不同的法律關系,不能混為一談。故對被告以業委會財務審計問題提出的抗辯本院不予采納。法律適用問題。《物業管理條例》和《廣東省物業管理條例》所涉及的“物業管理”均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管理企業進行小區住宅管理的情況,而本案不宜適用上述條例進行處理。據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的規定,判決如下:被告黎家雄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三日內向原告佛山市榮華樓業主管理委員會支付物業管理費638.9元。
宣判后,上訴人黎家雄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稱:一、榮華樓業委會是根據《廣東省物業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而批準成立的,也就是業委會要嚴格遵守《廣東省物業管理條例》的事實。業委會既然是依法成立的,便有主管機關,任何活動都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來進行。所為“自治”就應得到主管機關的同意批復文件方為有效。本案被上訴人沒有遵照有關法律、法規來進行活動的同時就已經放棄了其合法的地位和權利,所以被上訴人的物業管理不合法。另外,有關組織成立及定性已有民政主管部門出示了證明。二、被上訴人為了“打壓”上訴人,隱瞞了自己是臨時業委會的身份而以榮華樓業主管理委員會的名義向法院起訴,且被上訴人一直都多收取物業管理費。三、被上訴人刻意隱瞞4萬多元去向不明和布耀華逃避繳交大樓電梯維修基金15000元的事實行為已構成對全體業主及本人侵權在先。四、被上訴人將一審判決仍未生效的判決書在七處地方公開張貼,判決書上有上訴人的個人資料、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住址、出生年、月、日等,該行為已經侵害了上訴人的個人名譽與隱私。綜上,請求二審法院依法予以改判,改判為:1、余錫釗、布耀華停止侵害大家利益,承擔追收其在1999、2000、2001年經管期間沒有收入到賬四萬多元的責任。2、布耀華償付大樓電梯維修基金15000元。3、布耀華、余錫釗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
上訴人黎家雄在二審期間提交了以下證據:
1、佛山市民間組織管理辦公室出具的證明,證明榮華樓業委會未辦理過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是違法的。
2、有關核算帳目復印件及實物照片,證明榮華樓業委會有四萬多元錢未收回,侵害了廣大業主的利益。
3、電梯維修基金收據復印件,證明榮華樓業委會主任有義務償付電梯維修基金15000元。
4、2003年11月26日臨時業委會公告復印件,證明被上訴人為了打壓知情人而盜用了業委會名義進行訴訟。
5、照片9張,證明被上訴人侵權“打壓”的事實。
經質證,被上訴人對證據1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對證明內容有異議,認為佛山市民間組織主管部門是佛山市民政局的下屬部門,沒有權力推翻上級部門的決定。經審查,被上訴人的抗辯理由成立,本院對證據1不予采信。被上訴人對證據2、5的真實性、關聯性均有異議,對證據3、4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與本案無關。經審查,上訴人提交的證據2、3、4、5所要證明的內容與本案沒有直接影響,故該部分證據與本案缺乏關聯性,本院對上訴人提交的證據2、3、4、5不予采信。
被上訴人佛山市榮華樓業主管理委員會答辯稱:一、佛山市榮華樓業主管理委員會于1999年經佛山市建委批準成立,并在佛山市民政局登記,由佛山市民政局出具證明到佛山市城區公安分局辦理公章及財務章的刻制手續。并且自成立之日起,一直接受市建委、市房管局、禪城區房管局、升平派出所、高基居委會的指導和監督,其合法性是無需置疑的。二、上訴人在上訴書中指被上訴人通過法律手段向上訴人追收欠費的行為是對上訴人實行打擊報復。本業委會認為,這完全是上訴人歪曲事實,強詞奪理的說法。三、上訴人在上訴書中指1999年―2001年大樓共有4萬元無收入到帳,要求法官判定布耀華、余錫釗的追收責任,但上訴人向法院提供的所為根本無法證明究竟有哪一筆款項未收或無入帳,是應該由業委會主任負責或是管理員、會計員、出納員負責。況且,上訴人的所指與本案的訴訟根本沒有必然的聯系,所以本業委會請求法官依法駁回上訴人提出判布耀華、余錫釗承擔追收4萬多元責任的請求。四、上訴人在上訴書中向法院提出判決布耀華償付大樓電梯維修基金15000元是毫無法理依據的,也與本案的訴訟無關,本業委會請求法官依法駁回。五、關于上訴人在上訴書中指被上訴人是臨時業委會,無權以榮華樓業主管理委員會的身份起訴的問題,本業委會作如下三點澄清:1、2003屆業委會是經上訴人任主任的2002屆業委會于2003年6月13日發出選舉新一屆業委會的通知,于6月23日將選票發到榮華樓的每一位業主手中,并于6月28日晚投票選舉產生,選舉通知及選票均無臨時業委會字樣。2、新一屆業委會產生后于6月29日晚上召開了全體委員會議,選舉產生了業委會正主任、副主任,并討論有關大樓的工作問題,在界定當屆業委會任期的時候,因考慮要恢復已被上訴人破壞了的每年年底舉行業委會換屆選舉的制度,確定在2003年12月底前進行換屆選舉,因2003屆業委會于年中期產生,任期不滿一屆,所以業委會定名為2003屆臨時業委會。這完全是2003屆業委會自己給自己的定名,并非是業主大會的決定。退一步來講,即使2003屆業委會在選舉時由業主大會確定是臨時業委會,當無條文規定臨時業委會任期內的具體職責時,在新一屆業委會產生之前,并不妨礙臨時業委會履行業委會的責任。在法律上來講,法律只承認合法的《佛山市榮華樓業主管理委員會》的印鑒。而并非是哪一屆業委會的名稱。以佛山市榮華樓業主管理委員會為原告起訴欠費的業主合理合法。3、上訴人如果沒有健忘還應該記得,2003屆業委會產生后的7月11日上午,在房管局有關部門的主持下,是上訴人親手將《佛山市榮華樓業主管理委員會》的印鑒交到 2003屆業委會主任布耀華的手上,既然印鑒已經交給2003屆業委會,從法律上說,2003屆業委會就查以合法履行業委會的一切職責。法律是公正的,小區的安定繁榮離不開依法行事,本業委會懇請法官再一次維護法律的尊嚴,依法對上訴人的上訴作出終審裁決,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要求及維持一審法院的原判。
被上訴人佛山市榮華樓業主委員會在二審期間提交了以下證據:
1、佛山市建設委員會佛建房字(1999)15號文件及佛山市民政局1999年8月13日開具的證明復印件,證明佛山市榮華樓業主管理委員會的合法性。
2、3、2003年7月25日佛山晚報,2003年7月23日置業廣場報復印件各一份,證明物業小區的管理工作可以采取多種形式。
4、2003年12月份榮華樓業委會對是否聘請物業管理公司的征詢結果,證明榮華樓自治管理是大樓內大多數業主的意愿。
5、榮華樓大部分業主聯名起訴7戶欠費業主的起訴書,證明被上訴方對上訴方的起訴并非只單單針對上訴方本人,不存在對上訴方的打擊報復行為。
6、2003年4月25日上訴人擔任業委會主任時張貼的公告,證明上訴人也認為有必要通過法律手段向欠費業主追討欠費。
7、布耀華與開發商簽訂的購房合同,證明布耀華購房時并無約定要交納電梯維修基金15000元。
8、2003年6月13日業委會公告,證明新一屆業委會選舉的并非臨時業委會。
9、2003屆業委會的選票樣本及開票結果,證明2003屆業委會的產生是經過正當程序的,是合法的。
對證據1、6,一審已經質證、認證過,本院不再審查。經質證,上訴人認為證據2、3是新聞報道,不是證據,不予質證。上訴人對證據4、5的真實性提出異議,且不予質證。經審查,被上訴人提交的證據2、3、4、5不屬于新證據,且上訴人不同意質證,故本院對證據2、3、4、5不予采信。上訴人對證據7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對證明內容有異議。經審查,證據7對本案的處理沒有直接影響,與本案缺乏關聯性,本院對該證據不予采信。上訴人對證據8、9的真實性有異議,認為2003屆業委會的選舉未達到合法人數。經審查,被上訴人提交的證據8、9不屬于新的證據,且上訴人提出異議,故本院對證據8、9不予采信。
經審查,2003年12月,通過選舉,佛山市榮華樓業主管理委員會主任一職改由蘇社陵擔任。對原審判決查明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上訴人提出被上訴人未依法進行活動,一切活動未按照規定辦理及進行,是違法的,且被上訴人多收了上訴人物業管理費以及被上訴人對上訴人的起訴是對上訴人的打擊報復的主張,因上訴人沒有提供相應的證據加以證實,而被上訴人提供了其合法成立及收費標準的證據,對上訴人的相關主張進行抗辯,故對上訴人的上述上訴主張,本院不予支持。上訴人在榮華樓居住期間,已實際享受被上訴人提供的清潔衛生、安全保衛、公共綠化等服務,理應和所有業主一起分攤要實現該利益而產生的公共成本。上訴人以被上訴人財務未經過審計、還有四萬多元收入未到賬以及布耀華未支付電梯維修基金15000元等為由不繳交管理費,缺乏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上訴人提出要求余錫釗、布耀華承擔追收其在1999、2000、2001年經管期間沒有收入到帳的四萬多元的責任及要求布耀華償付大樓電梯維修基金15000元的主張,與本案無關,本院不予審查。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張貼未生效的一審判決,侵害了上訴人個人名譽及隱私,這屬于另一法律關系,與本案無關,上訴人可另行起訴。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認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上訴人黎家雄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吳逸
代理審 判 員 劉海
代理審 判 員 羅凱原
二○○四年八月十八日
書 記 員 吳亞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北京市______人民法院委托拍賣函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死刑(或者死緩)復核的審理報告(復核死刑、死刑緩期執行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二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執行死刑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重新鑒定、勘驗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扣押決定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不立案決定書
2020-10-14刑事賠償復議決定書
2020-10-14刑事賠償立案決定書
2020-10-14檢察意見書
2020-10-14×××公安局起訴意見書
2020-10-14退還保證金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不予立案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鑒定聘請書
2020-10-14×××公安局通緝令
2020-10-14×××公安局提訊證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批準直接受理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勘查證
2020-10-14